据媒体报道,记者卧底两个多月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在记者提出质疑后,其工作人员甚至说:《过期也吃不死人。》问题曝光后,上海食药监部门已经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麦当劳问题产品全部下架。
建议
对待明知故犯行为
必须严厉打击
在食品行业里,使用过期变质原料加工食品的行为并不罕见,甚至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丑闻曝光,也时有涉及到龙头企业。不过,上海福喜公司遭到曝光,却犹如一颗巨大的炸弹,摧毁了《洋快餐》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印象,原来素以管理规范、安全卫生着称的《洋快餐》,也并非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块净土。
更为关键的是,上海福喜乃是十多家着名《洋快餐》的食品供应商,此次丑闻事件意味着这些企业均遭受牵连,可谓是一次集体性的躺枪。目前只是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出面发布公告,其他企业尚未有所行动,但从该事件的恶劣性质来看,福喜使用过期原料加工食品已形成惯例,这些《洋快餐》恐怕都不能幸免。虽然福喜只是供应商,但各餐饮企业亦负有连带责任,需要积极配合调查,并要反思对供应链的管理疏漏,拿出合理的赔偿方案。
餐饮企业使用过期食品不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亦违背了最基本的食品行业道德,而且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乃是常识性概念,谁都不会容忍这种恶劣行为。可是,上海福喜员工面对记者的质疑,反而戏言《过期也吃不死人》,显然并未把过期原料加工食品当回事,亦凸显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须知,《吃不死人》并非食品安全的底线,消费者不仅要吃得放心,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
而且,从记者卧底调查看,上海福喜的违规行为乃是长期性、流程化的,不仅员工对各种造假手段非常熟悉,且有一套应付调查和监管的方案,如果不是记者卧底调查的话,很难被外界所发现。可见,对于此种明知故犯的违法行为,需要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措施,让其付出昂贵的代价,从而以此为戒。而近些年来,《洋快餐》接连出问题,也该在快速发展之际,沉下心来反思管理问题,不能只顾埋头赚钱,而忽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江德斌
评判
优先供中国
洼地效应亟须破题
对问题企业,相关执法部门进行严肃处理甚至还要移交检察和司法机关并提起公诉,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问题。一是一,二是二,必须严办。但是,笔者认为,除了要严惩相关责任人和企业,我们更需要破题的应该是:是什么让中国成为了过期鸡肉原料被优先安排的市场?
经济学中有一个着名的概念——《洼地效应》。大意无非是指,企业投资会根据各地的政策、生产与劳力的成本而选择效益空间相对更大的地方。在食品安全这一国际性问题上,同样存在《洼地效应》。因此,食品安全领域的《洼地效应》可以这样描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均落后于其他地方时,那些问题食品或相关产品就会流向这个地区。显然,过期鸡肉原料《优先中国市场》,除去《其心可诛》和《阴谋论》外,就是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长时间处于《洼地状态》这样一个原因了。
有例为证:2010年,美国曝光了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类非法添加剂,而麦当劳中国公司和我国相关部门很快对此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11年,台湾某着名品牌饮料被曝含有塑化剂,很快,台湾对相关责任人和涉事企业进行了重罚,而大陆这边却没有任何动作,连起码的下架都没有。此类例子有许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优先供中国》的《洼地效应》必须破题,严惩涉事企业是必须的,但给《洼地》填土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庆幸的是,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法律与制度,抑或是相关行业标准,都在更新换代之中。也可以预期,以此速率发展,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王传涛
反思
缺少监管
天使也会变成恶魔
一家外国知名公司为什么在他们所在国家内,很重视食品安全,可是到了中国却不重视安全了呢?恐怕根本原因还在于监管。我们靠企业自觉就能把食品安全做好,恐怕是不可能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就说明了这一点,没有好的监管,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看上去是天使的企业也会变成恶魔。
一家外国公司到了中国用过期肉,而这些过期鸡肉原料被优先安排在中国内地使用,说明我们监管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很多食品安全事故被发现一样,这起使用过期肉的事件首先发现的不是我们有关部门,而是记者。这不得不让人纳闷,我们有关部门干什么去了。福喜公司的员工也是直言不讳:《检查的时候,那一天才是真正的生产,就像皇帝下去微服私访,先打好招呼,老百姓排队,欢迎欢迎!他要直接偷着去呢?他就可以看到真实的情况。》这样的检查能检查出真实情
好的食品,不仅是生产出来的,更是监管出来的。要监管出来,就要监管严格,在企业有苗头性问题时就能发现。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却做不到。很多企业的不安全生产已经多年了,我们的有关部门就是发现不了。这样的监管形同虚设。在这背后,恐怕是我们有关部门的失职,有的地方把外资企业当做一个神,外资企业有着很多《特权》,如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在被曝光后,监管人员于当晚7点半第一时间赶到福喜厂区。但是面对监管人员的突如其来,厂区人员显然有点措手不及,却《应对有方》:四五名保安拦住厂区大楼的大门,就是不让监管人员进去检查,还声称《上级领导没有同意》。企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子,还不是平时给惯出来的。另外,我们在检查方法上有问题。检查应该多用突击式,可是我们却在检查的时候进行了事先通知,这样的检查无疑就是让企业提前做好准备。
好的检查还应该是对发现问题要加大惩罚力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食品处罚是很轻的。这次也是如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回应仅仅是下架,而不是勒令其停止生产经营销售,接受监管部门的彻底检查?为什么不依法对违法违规食品进行封存?《下架》是让企业自律,还是在监管部门监督下强制性销毁?可以说,处理的方法不同,对违法者所产生的法律效力也是不尽相同。肖华
延伸
记者卧底揭黑幕
监管去哪里了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人最大的痛楚之一,不论是毒奶粉还是瘦肉精猪,不论是《问题胶囊》还是毒玩具,试问,哪样不是媒体暗访才揭穿了相关的黑幕、才引发了监管部门被动性的紧急执法?
这次,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照样也不是监管部门查获的,依旧是媒体曝光的,而照样,监管部门又是在之后紧急行动、突击执法。
层出不穷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那些问题产品能够浮出水面,往往首先会深陷《媒体曝光》的怪圈,《媒体曝光》已经成为近年的流行词,而在媒体曝光之前,即使是问题再严重、危害再厉害,相关的监管部门也是毫不知情甚至是无动于衷。
所以,我们必须追问的是,为何在食品安全领域,这几年很多着名的黑幕事件,都是由媒体率先揭穿曝光的呢?而不是相关职能部门首先发现问题积极查处的?事实上,食品安全领域,我们的监管机构已经是《星罗密布》,但监督体制的弊端,执法人员的责任担当,都是令人失望的。甚至,更不乏相关执法人员与黑心奸商狼狈为奸、权钱交易,大给问题产品泛滥可乘之机。各式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经超越了我们忍耐的底线,更暴露了监督的失职甚至是渎职!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正是因为它们事关重大,所以我们才设立了那么多的监管机构,但我们纳税人供养的这些职能部门,却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纳税人的权益,保障我们吃得安心、放心,竟然屡屡陷入《媒体曝光》怪圈,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究竟还要在这魔咒里徘徊多久?吴杭民
■三言两语
●在我们的印象中,外国知名公司是很注重食品安全的,可是现在发现,并不是如此,形象一下子坍塌了。
——周顺全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者,不过也是一些受害者;真正的罪魁是他们的原料提供商。
——马黎明
●这种事情,就得加大惩罚力度,对食品安全要零容忍,要重罚,罚得违法企业肉疼,他们才不敢不重视安全。
——胡文杰
●外资连锁企业在中国的这些违法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长期网开一面缺乏监管所导致的。
——谢立新
●又是媒体曝光!又是记者卧底暗访揭开食品安全问题之黑幕!请问,监管部门又去哪里了?
——刘军
●如果对那些失职、渎职的监管部门放任不管、不予追究,食以安为先,恐怕终究是一句空话!
——邹云福
●如果一个体制疏于监管,即便是外国的东西,来到我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张大云
●多次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加强责任落实,让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其监管的责任。对不履行责任的要追究责任,对发生安全事故的,要进行责任追查,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措施,让有关部门不敢懈怠,认真履职。——杨东
福喜卫生管理丑闻食品洋快餐消费者食品安全潜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