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在线讯 老鹅是江苏扬州人爱吃的一道美食,相关部门曾做过统计,江苏扬州市民每天大约要吃掉4万多只鹅,特别是那浇上卤汁的盐水鹅,香气四溢,格外畅销。可最近有市民举报,说在江苏扬州江都家禽交易市场有不少宰杀老鹅的黑作坊,没有任何证照,加工环境脏乱不堪。
记者走进这家作坊时,只见一名工人正娴熟地把一只只拔去长毛的鹅,放进一口黑锅里一蘸,然后放进一旁的水缸里,再用手一撕,裹在鹅身上的《黑色外衣》顿时被脱下,鹅浑身上下变得白白净净。老板声称,锅里黑乎乎的东西是松香。
据了解,松香分为工业级和食用级,工业松香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早已被明令禁止用于家禽拔毛,而食用级松香虽被允许使用,但它毕竟是食品添加剂,反复或者超量使用,仍会产生有害物质。而这里的作坊工人称,松香十天左右才换一次。这样一来,熬到鹅毛拔掉后,老鹅的毛孔里全都是残留的松香。
现场的加工环境,

记者了解到,这些鹅在宰杀前没有经过任何检验检疫,现场作业的六名工人都没有健康证,经营者也没有取得任何合法证照。类似的作坊,在这个家禽交易市场还有不少。附近居民介绍,这些黑作坊每天都忙得马不停蹄,向市场上输送着大量光鹅。
这样的加工环境肯定会让爱吃老鹅的朋友倒吸一口凉气,那么,在这些黑作坊加工的老鹅,卫生安全究竟由谁来管?相关部门对此是否知情?

江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科副科长张文江介绍,在群众举报的当天,他们就曾上门检查过,但并未发现使用工业松香的违法行为。那么,这些作坊没有任何证照,卫生状况又如此糟糕,他们如何督促整改呢?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不归他们管。
可记者查阅相关文件后发现,去年江都区就正式成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原江都区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以及食安委办公室所承担的职责被整合并入,主要承担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显然,这位负责人对自己的管理职能了解也不够透彻,难怪执法然难以到位。
据了解,除居民举报,江都区的人大代表也曾提出建议,希望对这些黑作坊进行整治,可收效甚微。江苏扬州江都区人大代表杨立新说,每天这么多的拔毛鹅上市,对江都城区老百姓的影响,真是让人非常担心,虽说人大也介入了这个事情,但所有的部门都回应不归他们管,两次答复,都让人不太满意,但现在也没其他办法去监管。

群众多次举报,人大代表也接连提出建议,可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结症在哪里?对这些黑作坊,到底该如何管理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宰鹅黑作坊的监管,目前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确实还不够完善。但江都区农委畜禽屠宰管理科科长储金保也介绍说,目对宰鹅作坊的监管也并非无法可依,比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就有明确要求。
2015年,《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发布,不日将正式实施。江都区人大代表杨立新认为,根治顽症的关键还在于各部门明确职能、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而不是相互扯皮。
小编以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政府责无旁贷。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是为了打破以往《九龙治水》的食品监管局面,相关部门应主动担当,黑作坊取缔没商量,让老百姓能吃上美味放心的扬州老鹅。
卫生黑作坊盐水鹅美食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