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孩子都会中招的腹泻、咳嗽、湿疹、流感。一次帮你解决!每每经历换季,家长们的心一定就悬起来了。就连我们成人也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刚一冷,打喷嚏、流鼻涕。
北方没来暖气的这段时间最难熬,开着空调干得要命,不开空调冻得发抖;南方的温差也开始变大,气温忽高忽低,不知道穿什么好,一冷一热间,特别容易感冒。

对于免疫力比较低下的小宝宝而言,这个时候最容易受到轮状病毒的侵犯导致秋季腹泻;
冷空气的刺激或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
湿度降低和温度变化使宝宝娇嫩的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甚至脱屑、渗水;
还有面临即将进入高发期的流感。
我们该做哪些准备和防御措施?
秋季腹泻
其实宝宝腹泻全年都有发生,我们常说的“秋季腹泻”主要是指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宝宝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一系列急性症状的胃肠炎。
其实秋季腹泻本身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就算不使用任何药物干预,宝宝在一周左右的时间也可以痊愈。

尽管如此,家长也需要做好基础护理,包含以下三点:
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感染轮状病毒的宝宝会多次排便,多次的水样便很可能会引起宝宝的脱水以及电解质的丢失,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妈妈应给宝宝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就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给宝宝补充液体,同时也能给宝宝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不需要“禁食”!
宝宝呕吐停止后,可以慢慢恢复日常饮食。禁食让宝宝胃肠道休息的治疗方法弊大于利,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但应当避免宝宝摄入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
预防由于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
虽然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程大约1周,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腹泻的持续时间要长得多——这很大可能是继发乳糖不耐受。
腹泻会使肠道内用于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受损,宝宝吃了奶制品,无法消化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腹痛、胀气、腹泻等症状。
虽然肠道可以自行修复,但修复过程需要时间,眼看着宝宝拉不停,家长的心受不了,宝宝的小屁屁更受不了——频繁腹泻极容易出现尿布疹。
因此,我们的建议是: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采取乳糖酶+母乳的方式;
配方粉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喂养前加乳糖酶,也可以更换无乳糖配方粉。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况,比如如果出现发热,就需要适时使用退烧药。
宝宝腹泻出现这些情况,请立即就医!
每1-2小时就拉一次水样便,甚至更加频繁
持续12-24小时的呕吐
出现脱水症状,比如超过4小时没有排尿等
持续2、3天的发热
大便带血
拒绝进食或喝水
咳嗽
说起咳嗽,小秘书先和大家明确两点!
肺炎可能引起咳嗽,但单纯的咳嗽症状不会咳出肺炎。
咳嗽本身不是病,而且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盲目止咳反而可能让孩子失去这个自我保护机制。
那么家长的疑惑就来了,既然是保护机制,又不建议服药,我们该怎么做?

1 先明确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咳嗽
排除原发病的因素,引起宝宝的咳嗽的原因可能出现在上呼吸道或者下呼吸道。一般来说,上呼吸道的咳嗽一般与鼻腔和咽喉有关——当鼻分泌物较多时,如果宝宝处于平躺状态,鼻部分分泌物会倒流进入咽部,刺激咽部出现咳嗽;下呼吸道的咳嗽通常与气管分泌物(痰)或异味刺激相关。
如果是鼻分泌物造成的咳嗽,建议使用一些抑制鼻分泌物的药物,可有效减少鼻分泌物,进而减少夜间咳嗽的可能性。
如果是发生在下呼吸道的咳嗽,需要帮助孩子将分泌物排出体外。根据越黏稠的分泌物越不容易排出,越稀的分泌物越容易排出的原理,只有将黏稠的分泌物稀释,才有助于其排出。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常说的多喝水以外,还可以对呼吸道进行雾化,这种方法不仅疗效非常好,而且因为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以对全身影响很小。
2 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湿润,让宝宝远离二手烟
3 少去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
4 成人与孩子接触前,尽量做好清理口鼻咽的工作,稀释呼吸道病菌
关于宝宝咳嗽的居家护理详细方法,请戳下方链接:
关于孩子咳嗽,这些事情你该知道
宝宝咳嗽出现这些情况,请及时就医!
精神不好伴有缺氧表现:呼吸困难、有口唇发青等;
咳黄、绿色痰同时伴有发烧;
咳嗽时间较长或症状不断加重: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过敏或咳嗽变异型哮喘,甚至气管异物等原因引起。
湿疹
湿疹,大家一定并不陌生。秋冬季小宝宝皮肤更容易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渗出的现象,这些都是湿疹吗?宝宝为什么会起湿疹?
湿疹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宝宝皮肤发育不成熟,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皮肤屏障功能的增强,湿疹的症状也相应减轻。

湿疹的治疗,这三步必不可少
第一步,判断疹子类型;
第二步,接受治疗;
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需要同时进行第三步:找到引起湿疹的根源。
关于宝宝湿疹的判断与治疗方法,请戳下方链接:
三步,轻松搞定湿疹问题
流感
最后一部分,我们来聊聊最近大家紧张、也最关心的流感。
Q1: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先和大家明确:流感≠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它传染性和传播速度都比普通感冒来得快,症状也要更为严重。
感冒
发病程度较流感轻微,通常会先出现持续1-2天的嗓子发干、发痒或疼痛的症状,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可伴有低烧,或不发烧;易感觉疲劳;有轻微肌肉或关节疼痛症状;咳嗽通常不严重,但在感冒症状消失后,可能还会持续1周以上。
流感
流感症状较普通感冒严重,常常是突然发作并迅速表现出感冒症状;可伴有高烧;可出现持续数周的虚弱、疲惫现象;患者会感觉头痛,并伴有剧烈的肌肉和关节疼痛,嗓子痛的症状会在2-3天后加重;偶尔打喷嚏,但经常咳嗽,且症状越来越严重。
Q2: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便捷有效的方法。
有些家长听说,“就算打了疫苗也可能再得流感”,宝宝不是白挨了一针? 其实,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以大幅减少人群中的流感病例。即便不幸“中招”,接种过疫苗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减少老人孩子等高危人群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接种疫苗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得流感,但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减少患病,减轻患病后的症状,以及降低患重症的几率,还是很有必要的。
Q3:流感疫苗多大的孩子可以打?什么时候打?
6个月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都可以接种,包括哺乳期的妈妈。接种时,医生会根据年龄和既往接种情况区分剂型。
对于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因为目前暂无适用的疫苗,所以更加建议作为密切接触者和看护人,家长应该进行接种,形成防护圈来保护孩子。
另外,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打,流感具有潜伏期,且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预防作用,所以建议在流行季节到来前尽早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