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药又称老鼠药,是一种以消灭老鼠为目的的毒药。老鼠又称"耗子",它不仅对蔬菜、果树及农作物达到一定的危害,还传染多种疾病并作为多种流行病的自然宿主,因此对于老鼠的问题,人们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做到认真防治。
在日常生活中,灭鼠药也要较多的分类,根据作用和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用药物灭鼠可选用的慢性药,该类药物主要包含于敌鼠钠盐、杀鼠醚、溴敌隆、大隆、溴鼠灵等。与之相反的是在在农田可使用的甘氟和肉毒素等急性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使用第一代抗凝血剂安全有效,现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能够节省饵料粮,因而可以作为接替品种应用。
此外,用敌鼠钠盐毒饵室内浓度掌握在0.025%,田间为0.05%,此时效果往往可达90%以上,但是倘若药物的浓度在1%~5%则会丧失了抗凝血的优点因而灭杀效果往往并不好。需要注意的是,在毒杀大家鼠时由于大家鼠生性多疑,因此在投入毒饵前,最好先投放前饵,在投放完的6~7天后再放毒饵。并且注意不要使用那些未注册登记的剧毒、假、劣鼠药,以免产生后患。
虽然毒药往往具有很多种类,但是由于毒性剧烈因而人们在使用时应当足够小心谨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将毒鼠药放在儿童、宠物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提倡利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进行灭鼠。
老鼠作为四害之一,对人类的危害显而易见,因此对老鼠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灭鼠也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以保证灭鼠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