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对48名在该院和武汉雷神山医院重症病房治疗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和临床研究,发现深静脉血栓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85.4%,深静脉血栓的广泛形成可能是该类患者死亡或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该发现日前在《循环》杂志上在线发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脊柱与骨肿瘤外科蔡林教授课题组分析研究了48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除1名患者有抗凝禁忌证外,其余患者均接受了每日一次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的常规抗凝治疗。但即便在药物血栓预防的条件下,仍然有41名患者(占比85.4%)被检测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36名(75%)位于远端静脉,5名(10.4%)位于近端静脉。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异常的炎症指标水平。在接受机械通气的29名患者中,有18名进行了气管插管治疗。
严重感染和炎症可能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DVT发生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有关,而凝血激活也可能与持续的炎症反应有关。除了感染本身之外,卧床制动、机械通气和静脉置管等可能都是导致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因素。如此高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需要未来更多的基础研究去阐释机理。
研究团队分析,重症患者近端血栓发生率较远端更低,可能归因于住院期间的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尽管远端DVT引起的肺栓塞风险低于近端DVT,但既往研究表明大多数源自小腿的血栓倾向于向上延伸的风险。因此,远端DVT的临床意义不容忽视,DVT的及时评估和针对肺栓塞的预防措施对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好转出院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后期康复过程中仍需持续关注下肢DVT情况,避免发生由DVT导致的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