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共同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主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20全国宣讲会——辽宁站”在沈阳举行。活动期间,针对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医院的落地实施、其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因其展开的思考等话题,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邬巍进行深入探讨。
提高就医感 切实惠民生
在邬巍看来,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开展的种种行动,实则都围绕着一个原则,即提升患者的就医感,这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一个宗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早已实现诊间就诊、线上问诊、实时预约、门诊预约连同执行手术的一整套闭环管理,邬巍说这些都是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进行的积极调整和探索。
在此,邬巍特别提到改善医疗服务必备的两个前提,其一是雄厚的医疗服务基础,其二是以灵活变通、更有利于服务百姓的方式去将改善医疗服务落地。“以此次疫情为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援助武汉医疗时共派去七个批次的医疗队、214人,在第五批次时,由于技术需要,国家重症紧急医疗队到武汉中法新城院区时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相关科室主任组织了线上远程网络会诊,在线为武汉的新冠肺炎病人进行诊治。这样的工作我们连续做了好几次,效果非常不错。”
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已经形成了医疗发展的未来趋势,今年5月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也拿到了吉林省第一张互联网医院的牌照。“互联网医院不仅在慢病管理、5G手术、远程医疗等方面贡献突出,在改善医疗服务中也大有作为,百姓可以在家中进行预约问诊、健康咨询,未来可穿戴式健康装备也有机会走入家庭,我相信医疗服务的提升再加上智慧的力量,会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改善医疗服务所带来的甜头。”邬巍如是说。
挑战促升级 医者守初心
邬巍坦言,尽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建院70周年之久,也曾在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起的患者和员工双满意调查中取得全国第一的成绩,但是在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让患者的就医体验更满意、让医生的工作体验更高效,邬巍首先提到要抓住智慧医院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智慧医院开展后更好地利用起医疗服务的碎片时间和弹性时间,从而真正把患者和医生、医院连接到一起,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将医院的线上预约和线下门诊的妥善协调也是他强调的一点。“现在疫情期间我们要求所有的患者都必须需先线上预约,才能来到医院,由此可见弹性的门诊和合理的安排预约时间对改善医疗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改善医疗服务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医联体的建设,真正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和医疗水平。“如果只把目光锁定在三甲医院的话,不可能满足所有患者的就医要求,那么也就不能改善百姓的就医需求。所以要把基层医院做好、做强、做实,实现分级诊疗,让不同地域的患者都能有好的就医体验。”
尽管改善医疗服务并不涉及到医疗教育,但邬巍还是非常郑重地提到这一话题。这次疫情后社会对对医生的认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各个医学院校的考生报名情况也非常踊跃。“智慧医院从的另一个维度来看,也体现在‘传帮带’中。在疫情期间有很多线上授课,让师生之间、医生之间互动,这也能归纳到改善医疗服务中,因为通过学习交流提升医术,最终目的还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一个医生完美要求兼备两点,一个是医术精湛,一个是医者仁心;所以改善医疗服务不仅限于专业技能的升级,更不要忘记展现出美好的医德。”
(责编:崔元苑、许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