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晓宏 孙乐琪)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张文中介绍,自年初疫情发生,截至7月11日,120全网络累计转运新冠肺炎相关人员20370人次,其中,确诊病例670例,疑似病例294例,密切接触人员8688人次,其他相关人员10718人次,所有工作人员零感染。
北京市急救中心担负着转运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以及其他急危重症患者的任务。6月11日,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北京市急救中心迅速增派急救力量,投入转运一线,专项转运救护车组增加到36组108人,车辆洗消组增加到84人,专用发热车组增加到21组63人。急救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高温酷暑中连续奋战,确保了全市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相关人员及时安全转运。从今年1月转运全市第一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至今,120全网络累计转运新冠肺炎相关人员20370人次,所有工作人员零感染。截至7月11日,120全网络的负压救护车也由疫情前的27辆增加到112辆。
张文中说,为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120将疫情防控端口前移,在120指挥调度中心受理电话中增加流行病学史问诊环节,流调问题增至八个,特别增加了发热患者境外旅居史、新发地市场等相关地区接触史询问。在转运中,对发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史初步了解、体温监测,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健康码识别,确保不遗漏与疫情相关的每一条信息。对有发热症状的危重症患者,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在现场开展对症救治,并通过调度指挥中心与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
120全网络系统在完成新冠肺炎相关病例转运任务的同时,确保日常急救安全高效运转,全市急救服务呼叫满足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本市要继续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全市发热门诊、急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挥探头作用,做好筛查,及时预警报告,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医务人员做好“守门人”。充分发挥急救中心“哨点”作用,严格落实救护车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做好院前急救转运和环境消毒,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坚守好首都120生命线。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