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剂】
白头翁15克,乌梅15克、黄连5克、黄柏5克、郁金10克,诃子10克。用法上方加水1000克,煎数沸,取汤汁候温灌服,每日一剂。如病犬呕吐过于剧烈,可在灌服前2小时左右先注射胃复安注射液;如病犬脱水严重,应辅以输液治疗。方解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从症状上看,是由热毒积于胃肠,侵扰血分所致。方中白头翁可清血分水热,止血痢;郁金破瘀行气,解胃肠瘀热;此两味药为主药。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为辅经;乌梅、诃子养血敛阴,防虚脱,为佐药。此方有清热、破瘀、止痢、敛阴之功效,极适合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治疗.疗效用此方为15个养犬户的18例病犬进行治疗,愈治15例,大多灌服3—5 剂痊愈。
【消毒】
发生细小病毒病后,应对病犬、健康犬和可疑犬及时进行隔离,同时对环境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火焰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火焰消毒法常用喷灯进行干热消毒,主要用于墙壁、铁制笼舍和器具、地面等。物理消毒法常用的是紫外线照射、太阳光暴晒和蒸煮消毒。化学消毒常用的是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火碱(氢氧化钠)、生石灰等。对于患病犬舍及使用的器具,应每天进行消毒,直到犬痊愈。健康犬舍及可疑犬舍,应3天或7天消毒一次。所用器具应每天消毒。这样可以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定要在清扫刷干净后,再使用消毒药进行消毒,这样效果会更好;第二,消毒药一定要按说明进行配制使用,否则浓度过高、过低都达不到消毒目的,而且还容易对人畜造成危害。病犬的粪便中含毒量最高。
诊断方法:
1.根据临床症状,以咖啡色和番茄酱色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
2.特异性诊断可以最后确诊。目前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盒可以进行最后的判断。症状:被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病初表现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即之为黏液状及黄绿色液体。发病一天以后开始腹泻。病初粪便为稀粥状,随病程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腥臭,排便次数不定,血便后病犬可表现眼球下陷,鼻镜干燥,全身无力,体重明显下降,同时可见眼结膜苍白,严重的贫血症状,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肠内容物的毒素吸收而中毒,使机体休克,昏迷死亡。血相变化: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下降、比容下降,白细胞减少。病犬的白细胞数可少至60-90%(由正常犬的1.2 万/立方毫米降至4000个以下)。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即之粘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以后次数增加,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便数小时后病犬表现严重脱水症状,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对于肠道出血严重的病例,由于肠内容物腐败可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机体休克、昏迷死亡。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犬可见有轻度腹泻后而死亡。治疗原则:应用抗体,抗菌抗病毒,消炎止血止吐药。清理胃肠,调解胃肠功能,对症治疗。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体会华西动物医院 李发志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传染病,特征是非化脓性心肌炎或出血性肠炎。肠炎型多见于3-4月龄的幼犬;心肌炎型多见于4~6周龄的幼犬,临床症状未出现就突然死亡,或者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之后死亡;出血性肠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2001年广泛流行,给养犬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国内资料报导,该病的治愈率为76.2%,笔者采用血清、单克隆抗体治疗,其效果均不够理想,采用免疫血浆治疗本病,治愈率高达92%,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