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尿酸排泄药指的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进而使尿酸排泄得药物。这得力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刷状缘侧和基底外侧膜上表达了多种介导尿酸盐分泌和重吸收的尿酸盐转运蛋白,主要包括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 、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 )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 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
促尿酸排泄药分为第一代促尿酸排泄药和第二代促尿酸排泄药,第一代促尿酸排泄药 促尿酸排泄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来促进尿酸排泄。临床多用磺胺类药物,如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等。第二代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 URAT1以促进尿酸排泄 ,代表药物有 Lesinurad,Lesinurad 是抗 HIV 逆转录蛋白酶抑制剂RDEA806 的主要代谢产物,不具有抗病毒活性,但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本品联合别嘌呤醇治疗难治性痛风可呈剂量相关性降低血尿酸,提高应答率,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传统促尿酸排泄药比较,其肝毒性很小,且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有效,诱发肾结石风险极低,未见严重不良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促尿酸排泄药有促进肾结石形成的作用, 因此,服用时应多饮水以保持尿流畅通,必要时加服抗酸药以预防肾结石产生。服用丙磺舒时应保证尿液pH 在6.0-6.5 , 每日饮水 2500 毫升以上, 并加服枸橼酸钾或碳酸氢钠,服用苯溴马隆时可加服碳酸钠, 对血肌酐大于130 微摩尔/升者 , 必须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此外,不宜与水杨酸盐类药物同服,并且对磺胺类药过敏者、老年人、肝功能不全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病史者、伴有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者或使用细胞毒的抗癌药、放射治疗患者不宜使用丙磺舒。利尿酸、呋塞米、噻嗪类等利尿药以及吡嗪呋胺均可增加血清尿酸浓度。丙磺舒与这些药同用时需注意调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