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力勇 李季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宁平镇王寨村的健康小广场上人声鼎沸。该县第四医健集团健康促进“321”活动正在这里举行。高高的水泥杆上架设着两个大喇叭,播放着结核病防治知识,义诊人员拿着控盐勺和控油壶向围坐着的村民讲解控盐控油的益处……尽管天气微寒,浓郁的健康元素让聚集在这里的村民们脸上笑容绽放。
群众少生病,医生的钱袋子才能鼓
“但愿天下人不病,何妨柜内药生尘。”在郸城县从县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直至村卫生所,让人感受到的医疗氛围即是如此。“让村民掌握健康生活方式,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我们的‘红包’就厚了。”隶属于郸城县第二医健集团的钱店镇刘寨村卫生室负责人心里有本“明白账”,其实参与郸城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怀里都揣着这本“明白账”。
2018年12月,郸城县开启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之路。而撬动紧密型医共体之球滚动的杠杆,就是推动医共体利益协调发展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该县把医保支付改革作为实现价值医疗中的“控基金”和“提质量”双目标,促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共生共赢。该县按照“总额预算、季度预拨、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按季度将医保基金的90%打包拨付给各医疗集团购买服务,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降低成本,实现了重基金拨付向重基金监管、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最大限度地使用医保基金向尽可能地控制医保基金费用的“三个转变”。同时,推进全县二级医院制订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190种,单病种限价35种,乡级制订临床路径50种。因此,在利益共享分配机制下,各医疗集团根据其成员单位实际费用情况,对结余基金经考核后由医疗集团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按照5∶3∶2的比例自主支配,激发医共体成员单位内生动力,倒逼医院主动控费,实现医、保、患利益相容。
郸城县第二医健集团龙头单位郸城县中医院副院长王海超告诉记者,医保结余资金自留和自主分配的政策让紧密型医共体内的单位和个人都分享了红利,医保结余资金可用于医疗机构自身发展,也提升了职工的待遇,更为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让医务人员从主动治疗向主动促进群众健康上转变,只有让群众掌握健康生活方式,懂得健康知识,才能促进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从而使更多的医保资金得到结余。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讲健康、送健康成为郸城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的共识。
村卫生室的负责人盼望的就是通过他们对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让村民健康生活,从而能够得到集团内对村卫生室综合考核合格后给予的20%医保结余留用资金的“红包”奖励。“这钱不是从病人身上挣的,而是让村民健健康康才能得的钱,俺们心里高兴。”
两个融合实现健康全覆盖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共有43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位居全国县级高中第一。健康元素充盈着这所校园,学生们在这里不是呆板紧张地学,而是蓬勃健康地学,这得益于该校健康学校活动方案的落地生根。
在这里,学校每年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健康学校专项经费。从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健康教育课,到配备十余名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从指导学生确立健康生活学习方式到保障学生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学习方式,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这是郸城县以河南省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为抓手,开展进家庭、进乡村、进学校“三进”中开出的一朵健康之花。
“推进医疗和公共卫生以及健康预防的融合;医保基金与医疗和健康之间关系的深度融合,让郸城实现了健康全覆盖。”郸城县副县长肖炜表示,“321”工作模式是建设健康郸城的有效途径,通过打造健康文化和支持性环境、广泛传播健康知识、精准指导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干预,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为实现全民大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郸城,县财政拨230万元专款用于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实现了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共同推动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开展。周口市原副市长张广东、卫生健康委原主任刘炯、周口市中心医院院长于彦章分别在党政机关、学校、媒体等多个场所领讲健康科普,掀起了从市长到卫生健康委主任、从医院院长到疾控中心主任,从教授到村医讲健康科普、做健康干预的热潮。
郸城县将“321”工作模式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度融合,整体推进。通过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平台和渠道,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全民健康理念和知识。广泛开展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将健康教育纳入临床路径必选项目,开展百名村医进万家活动,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优势,发放健康教育明白纸、培训一名健康明白人,确保健康教育“三进”落实到位。
郸城县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郸城县中医院还对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双绩效”考核,要求有职称晋升的医务人员必须在晋升前到辖区乡镇卫生院帮扶一年。帮扶中闲时带教和做健康教育,每位帮扶医师要承担至少一个行政村和一所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素养66条、三减三健、慢性病防控、中医药养生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倡导等,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群体主要宣教内容有口腔健康、传染病预防、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
该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能力。县财政投入846万元,新建48个标准化卫生所。4家医疗集团总医院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帮助乡镇卫生院强化科室建设。把村计生管理员转为健康宣传员,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在健康促进帮扶中,周口市中心医院对口帮扶郸城县,通过传帮带提升县级医疗集团服务能力,4家医疗集团选派315名骨干人员下乡支医、带教;重点建设郸城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个健康示范医院、20个健康促进示范村和260个健康示范家庭;做实3+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家庭医生对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大礼包”,形成“未病早预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会诊、慢病有管理、转诊帮对接”的防治体系。
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各类场所健康巡讲活动1670场,覆盖居民25.6万人。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6种共21.9万份,制作各种健康知识宣传版面2360块,发放控油壶、限盐勺和健康围裙各1.2万套,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较去年提升了7.5个百分点。
如今,郸城县以医疗集团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网底、疾控中心为技术指导的县、乡、村三级健康教育体系已经建成,通过“321”工作模式,健康科普专家广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和传播健康教育技能,为全县居民提供连续、优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