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唐玉萍 通讯员 黄子皓
入秋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柳浪坪村成片的中药白芨长势喜人,近百名农户正忙着锄草。“工作队流转了家里5亩地,种了好多白芨。合作社雇我们在家门口干活,还管饭,这钱赚得开心。”正在干活的贫困户黎友兰看上去劲头十足。
柳浪坪村地处武陵源腹地,交通不便,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8年以前,柳浪坪到处是荒地。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帮扶工作队驻村后,把它变成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宝地。
工作队驻村后调查发现,村内生长着10余种珍贵的野生中药材,老百姓却不知道自己攥着个“金饭碗”。为了科学规划脱贫产业,工作队从长沙、上海等地请来中药材种植专家,实地察看了柳浪坪村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几番研究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发展中药材产业大有可为。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炎林介绍,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土壤质量和市场前景等因素,村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把药用价值高的白芨确定为主要种植品种。
“确定发展中药材产业后,接下来就得想办法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加入合作社脱贫致富。”村党支部副书记殷前洪说。工作队驻村后,首先对上一年度发展家庭产业能人进行奖补。消息一传开,贫困户的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纷纷加入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中,申请流转土地,参与白芨种植。
周炎林介绍,合作社成立后,村集体种植白芨100余亩。近一年来,累计发放劳务工资近30万元,已有40多户贫困户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劳务实现了稳定收入。
工作队还主动做起了推销员,为白芨寻找好买家。他们积极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对接汇报,参加省内外中药材博览会,邀请药企赴柳浪坪村实地考察。村主任龚芳春说,按照目前市场走势,中药材销路不成问题,合作社的收益将主要用于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不久的将来,可以在柳浪坪村领略不一样的乡村中医药文化。村民们也将通过特色中药材种植,走出一条致富路。”周炎林满怀憧憬地说。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