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潘明华从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医改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上海15分钟内到达最近医疗点的家庭比例达到100%,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超700万人,二三级医院平均每月为家庭医生优先预留13.8万个门诊号源,“1+1+1”(1家市级医院、1家区级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合内就诊率达7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占全市1/3,优质医疗资源和居民就医“双下沉”。
据介绍,上海稳步实施卫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及16个专项规划,加强老年护理、康复、儿科等短缺医疗资源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城郊均衡布局;积极发展社会办医,出台实施《关于推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社会办医品牌、打造全国首个健康保险交易中心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推进区域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建设,不断优化网格化建设布局,“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和儿科、糖尿病等专科医联体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1+1+16”(市级、申康医联和16个区)的市区两级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初步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
此外,上海推进“1+1+1”组合签约,逐步完善居民自愿与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机制,实现全科、专科之间的有序衔接,将三级医院50%的专家号源提前给予家庭医生,推动三级医院优质资源、居民就医“双下沉”,进一步提高组合签约内就诊率、转诊率,逐步扭转长期以来看病就医往大医院扎堆的局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