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管理的一部分,对整个园的管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园本教研搞得好的园,是一个有活力,有生机的园。反之则有可能使园环境、园文化变得被动、消极。我认为抓好园本教研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园本教研是教育理念的一个引领。
学前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此时,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发展,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很多人对学前教育并不重视。即使校领导安排人员时,也是倾向于老弱病残。认为“是个人就能教幼儿,说白了不就是哄孩子吗?”其实不然,哄孩子要看怎么哄,玩要玩出水平来。而园本教研正是转变人们教育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抓好园本教研才能科学、正确地认识学前教育;也只有抓好园本教研,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园本教研是管理水平的一个提高。
抓好园本教研,能够促进学前教育走向专业化的轨道。所以人们总认为“学前教育只要孩子不出事,就是成功的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致使幼儿没有享受到更好的实惠。试想:一个“只要不出事”的园长如何能办好有特色的园?一个“固步自封”的园长如何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教育需要交流,经验需要学习,工作需要改进,不抓好园本教研怎么行。所以只有抓好园本教研,才会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只有抓好园本教研,才会促进幼儿园健康快速地发展;也只有抓好园本教研,才能造就一批理论领先,素质全面,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三)园本教研是教育手段的一个改善。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的。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习----实践----反思----改进”的思路。应当在肯定自己成绩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积极投身到教育教研的实践中。积极参加园本教研,与其他老师相互学习,合作,沟通,努力探讨研究专业理论。并边学习边实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高教育修养,提升教育水平,促进教育质量。
二、抓好园本教研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如果只把园本教研当成任务,那就失去了它的实质意义,但要切实抓好园本教研也并非易事。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困难。
@_@我是分割线@_@
(一)认识不到位。《幼儿教育》、《沧州幼教》都是很出色的教育刊物,不但包含广泛的理论,还有先进的经验。可是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很多教师懒于学习,疏于动笔.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把自己挡在教研的门外。尤其是农村的老教师,更容易抱着哄孩子的心态而应付于事.平时经验不注意积累.造成大量宝贵资料的遗失.
(二)硬件跟不上。
网络的普及、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幼教提供了很大的学习、交流空间。然而大部分幼儿园不具备拥有计算机的能力,这就让很多园长、幼教专干、和幼儿教师少了一个学习窗口。好多幼儿园虽设有教研专档,但一看档案,除了几本一样的业务学习外,几乎找不到个人的研究课题,更找不到共同教研的资料。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园本教研”是不是只是一个空架子?
(三)培训力度不够。
要搞好园本教研,就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育管理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任丘市开展每期10周的教师轮训经验就很值得推荐。如果不学习,即使是专业的幼师毕业生也很难长期给孩子带来新鲜感.
(四)难以坚持长久。
园本教研最怕的就是三分钟热度,说学学得热火朝天,说不学就把实践抛之脑后,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怎样抓好园本教研?
(一)大兴园本教研之风。
首先,端正教育思想。把“园本教研”作为“治园之本”、“兴园之根”。其次,要认真学习《纲要》,领会先进教育理念。要通过培训的渠道引起人们的重视,指导教育实践。最后加大宣传力度。“以研促教”,努力形成人人学教研,人人钻教研,人人会教研的氛围.
( 二)积极利用交流平台.
要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不断交流和总结教学行为。养成时时学,天天练,月月结的反思习惯。主动撰写教学论文,积极投稿。促进教育修养,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 三)进行透明、精细管理.
@_@我是分割线@_@
我们要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积极实践,使园本教研制度化,透明化,精细化。积极探索“学习、交流、探讨、研究”的有效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使素质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四)大力提倡示范引领。
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就发现不了自己的短处。井底之蛙跳出井口才知道自己是那么渺小。所以我们有必要评选出优质课,轮回演讲,对那些工作不积极,教育不得法的教师进行带动和帮扶.另外还要针对问题课,进行集体研讨,利用集体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充分发挥家园共育.
我们要利用好幼儿园和社区资源优势,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做好家长开放日工作。接受来自社会、家庭的意见反馈,扩大幼儿教育范围,促进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