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消快讯
卫消网:防控流感“双苗”齐打是正解_世界卫生组织-接种-医务人员-肺炎-
2020-09-22  浏览:23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防控流感,“双苗”齐打是正解-接种,流感疫苗,疫苗,流感,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医务人员,防控,健康报,预约,医生,公众,感染,优先,年度,意愿,北半球,生产,签发

    □本报记者 张磊

    进入秋冬季,要不要接种流感疫苗、能不能接种上流感疫苗,开始引发公众关注。记者采访后发现,虽然流感疫苗在产量上较去年有所增加,但公众的接种意愿空前高涨,现有产量恐怕难以满足需求。

    对此,专家表示,防控流感,生物疫苗并非唯一手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日常防护等“社会疫苗”同样重要。“社会疫苗”和生物疫苗并用,方为正解。

    公众接种意愿空前高涨

    “哪儿能打上流感疫苗?”一进入秋季,赵女士便开始操心接种流感疫苗的事。新冠肺炎疫情让她认识到疫苗的重要性,“以前家人很少打,今年全家总动员,都要打”。

    像赵女士一样对打疫苗上心的人有不少。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该中心所属辖区只有800人自费接种了流感疫苗,而今年,仅9月中上旬,有1500余人预约接种。

    “公众的接种意愿可谓空前高涨。”线上疫苗预约平台彩虹医生负责人田国良说,客户在该平台预约并付费后,平台会安排客户在私立医院接种。今年,全国各地在该平台预约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几乎全部翻倍。例如,北京的预约接种人数为去年同期的3倍,西安则增加了5倍。

    接种意愿高涨的同时,供应端的情况如何呢?

    记者获悉,2020~2021年度我国流感疫苗预计供应量约为5000万剂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2020年流感季批签发量约为2860万剂次,这意味着今年的产量较去年增加了近一倍。“但估计仍难满足市场需求。”一位国内疫苗企业负责人说,该企业去年共生产流感疫苗近1100万剂次,今年产量增加至近2000万剂次,目前已被一“约”而空。一些地方甚至由副市长亲自带队,直接到企业下单抢购。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生产到上市,流感疫苗的制备周期大约要5个月~6个月。以今年为例,2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结果公布后,世卫组织将病毒毒株分发给世界各国,企业在拿到毒株后开始生产。

    就我国而言,生产出来的疫苗还须中检院检定合格,企业拿到批签发证明后,方可上市。截至目前,中检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批签发流感疫苗1938.1万剂次。

    优先接种对象排序有变

    今年流感疫苗接种策略发生了变化。9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虽然优先接种对象依然是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和医务人员,但《指南》对优先接种对象的排序进行了调整——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被排在了首位。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室主任彭质斌解释,对于呼吸道传染病而言,院感防控至关重要,医务人员接触的病人多,为医务人员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既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缺勤影响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流感给患者,“新冠战‘疫’再一次证明,院感防控是防疫最重要的防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新冠肺炎和流感防控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省份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既往的鼓励倡导变为明确要求。比如,某省发文,明确要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须达80%。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疫苗的需求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供应量既定的前提下,保障医务人员、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优先接种对象接种后,留给成人的流感疫苗所剩不多。

    当然,公众不必因接种不上流感疫苗而焦虑不安。专家表示,防控流感,坚持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口鼻,在人流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社会疫苗”同样重要。而且,由于疫苗的保护效力并非100%,接种了流感疫苗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疫苗组份有较大调整

    除了接种策略发生变化,今年的流感疫苗组份也有重大调整。

    彭质斌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20~2021年度北半球基于鸡胚生产的三价流感疫苗组份为:A/Guangdong-Maonan/SWL1536/2019 (H1N1)pdm09类似株、A/Hong Kong/2671/2019 (H3N2)类似株和B/Washington/02/2019 (Victoria系)类似株;四价流感疫苗组份包含B型毒株的两个系,为上述3个毒株及B/Phuket/3073/2013 (Yamagata系)类似株。

    “与上一年度相比,三价流感疫苗的3个组份,即甲型H1N1亚型、A(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系)病毒均更换了毒株。”彭质斌说,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基于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株的推荐,2020~2021年度更换后的三价疫苗株与当前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抗原匹配性更好,提示流感疫苗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保护性更好。

    双重感染也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热点。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近期出现疑似同时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双重感染病例。对此,彭质斌表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随着北半球气温降低,秋冬季流感季节性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发生新冠肺炎和流感双重感染的情况是可以预料的。

    “秋冬和冬春季,新冠肺炎一旦合并流感,会增加鉴别诊断难度,隔离人群的社会负荷会明显加大,社会资源的耗费将显著增加,人群死亡率会上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流感疫苗一般是在9月底以前接种,不要晚于10月底。”

    接种医生不足问题待解

    新冠战“疫”以来,部分预防接种人员被抽调到一线参与抗疫,导致接种医生人手紧张。

    “特别缺人。”北京市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科共11人,其中1人因抗疫被借调,辖区内共有3所中学、4所小学,即将面临繁重的流感疫苗接种任务。更让这位负责人担心的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接种单位须采取限流措施,“以往,一个上午能接种三四百人,现在接种量不到100人”。

    为完成常规接种工作,绝大部分接种单位都延长了接种时间。比如,以往每周一、三、五的上午接种,现在变为每周一至周六全天接种,接种医生压力骤增。“流感疫苗接种存在时限,一般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不知道在现有人力下能否完成这样的任务。”上述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坦言。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外,接下来,如果新冠肺炎疫苗在年底研发成功并上市,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接种工作量。

    事实上,随着近些年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陆续上市,成人免疫接种量不断上升。“目前,常规预防接种几乎已是满负荷状态,很难再去大规模提供成人接种服务。”一位接种医生说,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临床医生特别是社区的全科医生参与接种工作。据了解,现在北京等地正在按照这一思路谋划接种工作。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