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消快讯
卫消网:对口帮扶圆了贫困群众健康梦_固原市-隆德县-宁夏-帮扶-
2020-09-10  浏览:291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对口帮扶圆了贫困群众健康梦-眼科,固原市,隆德县,宁夏,帮扶,隆德,健康报,医生,患者,贫困,卫生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光明,支援,技术,手术,专科

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的87岁老人李秀英近日高兴地打电话告诉医生:“今天我重见光明了。”电话这头,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张西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9年4月9日,该院眼科医生赴隆德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第19次“光明之旅”,共为24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李秀英老人就是其中一位。经过这次手术治疗和眼科医生的跟踪随访,老人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做饭了,老伴儿和儿女也省心多了。

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就三级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县县级综合医院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将固原地区贫困县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同年12月,宁夏第五人民医院与隆德县人民医院建立医疗对口支援关系,并将眼科作为第一阶段帮扶支援的重点科室,共派出8名眼科医生,以轮流驻地的方式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先后完成眼科手术84例,接待门诊患者3730人次,填补了隆德当地4项技术空白。

“以前眼科诊室只有我一名医生,接诊、检查、换药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人员配合,一些眼科诊疗仪器长期闲置没办法派上用场。现在有了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的帮扶,眼科门诊的诊疗仪器运转起来了,病也看了,患者也高兴了。”隆德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张建军介绍。

2020年,该院眼科在隆德县人民医院实施“永EYE光明贫困救助项目”,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手,帮助贫困老人和儿童恢复视力,重见光明。该院还通过“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等扶贫措施,致力于基层胸痛中心和基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将一些难度较高的医疗技术带到贫困地区,为贫困人群送去“健康福利”。

说起2019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李岔村的村民海某还心有余悸。4月的一个傍晚,海某在家不慎被铡草机铡伤右手,4个手指及掌心肌腱断裂。她从自己签约的家庭医生那得知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千名医师下基层”手外科医生王成刚好在寨科中心卫生院帮扶,便立即前往就诊。王成在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征得同意后,就地实施急诊手术。在卫生院换药室,经过两个小时精心修补,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对固原市三营中心卫生院来说,开展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还有一定难度,但是宁夏第五人民医院专科护士杨且却将这项技术带到了那里。家住海原县的马某是一名结核病并发脑膜炎的患者,每周坐长途车到银川市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来回路程近千公里,开销不少。得知杨且在基层开展PICC管道护理,马某非常高兴地去卫生院找杨且治病。经过杨且10余次专科护理后,马某成功拔除管道,身体也已逐渐康复。对此,杨且感慨道:“能为贫困群众真正解决点实际问题,才是我下基层真正的意义所在。”

据了解,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的医生先后到宁夏南部山区8个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使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90.43%,外科手术实现零的突破。该院派出专家填补隆德当地5项技术空白,帮助受援医院开展21项新技术、新业务。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