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消快讯
卫消网:一句“我爱你”成为最戳心的壮行_淮河-医疗队-驰援-武汉-
2020-01-27  浏览:261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一句“我爱你”成为最戳心的壮行-驰援,武汉,淮河,医院,医疗队,附属医院,健康报,疫情,妻子,河南大学,队员,出征,领导,医学院,医护人员,护士长,凯旋归来,防护服,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李季

在疫情肆虐中,白衣天使们选择逆流前行。1月26日下午,由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组成的137人医疗队集结完毕,于下午16点从郑州出发驰援武汉。

“王月华,我爱你!”

就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医护人员出征之际人群中突然有男子喊出“王月华,我爱你!”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名男子当众大哭并表白的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却让所有人泪奔。

王月华是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肿瘤科护士,喊话男子是王月华的丈夫徐国良,他是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医生,夫妻两人都是河南省开封市医疗系统医护工作者。

今年春节,徐国良结束了一年的驻村工作好不容易回家过个年,妻子王月华又自愿报名出征武汉。因为担心妻子的身体不是很好,一大早,医疗队集合出征之前徐国良特地赶到医院给妻子送药。当他看到妻子的那一刻最终没能忍住,哭喊出了心声。

徐国良告诉记者,送走妻子月华后,他所在的医院开始了第二梯队报名。自己虽然是一名外科医生,他也积极地报了名,他要和妻子一起驰援武汉。

行李箱里纸尿裤的故事

同日,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规培楼六楼驰援武汉的首批27人组成医疗队正在做出发前的准备。让记者意外的是,医院还给队员行李箱内带上了纸尿。

正在协助队员装行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医生护士穿着防护服开始工作几个小时都没办法上厕所,只能用纸尿裤才能解决。1月25日晚,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紧急接到通知驰援武汉的通知,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200多名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前往疫情一线。最终医院确定了首批27人组成医疗队奔赴一线,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为33岁的医护中坚力量他们中最小的24岁最大的也才43岁。

上午九点半,在医院规培楼会议室。27名队员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医院为每名队员注射了球蛋白试穿防护服、临行前再做一遍紧急防护培训。随后27名专业医护人员带着救援装备正式启程,与全省其他同批次驰援队伍一起赶赴疫情一线。

句句留言字字真情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党委书记陈岷江在送医疗队员前往高铁站的途中,让大家把各自的感受写下来,用微信发给他。十几分钟后,他看着自己即将送上高铁驰援武汉的同事们一一发来的留言,他泪目了。

呼吸内科二病区主任郭俊华:我现在很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看到领导,同事来送行,更坚定我的信心。我现在也很想我的家人朋友,我总以为自己很坚强,可我看到朋友圈,我还是忍不住悄然泪下。作为一名医生,既然选择了医学,在疫情面前,我必勇往直前。作为带队,我将尽我所能,带他们平安归来,凯旋归来!

呼吸重症主任杨超:有我们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我们医院领导同事的关心,有我们家人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凯旋归来!

感染科护士长王晶晶:作为一名党员,同时是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长,在国家向我们发出号召,疫区的同胞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必须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为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真心感谢医院多年来对我的培养,领导给予的信任,还有家人给予的无限支持。我们与武汉同在。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健康报"或"健康报网 ** 电/讯"或带有健康报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