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消网:山西建环保量化问责制_空气质量-量化-量化-防治-恶化
2018-07-18 浏览:741
《办法》规定,问责对象为11个设区市及其所辖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政府分管领导,并明确了具体的问责情形。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列入量化问责考核的主要指标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量化问责的情形是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其改善幅度或PM2.5浓度排名落后(县市区按排名后10位,设区市按排名后3位),且仍对工作重视不够,环境空气质量依然恶化严重(PM2.5浓度单月或连续恶化超过一定比例,或全年累计多个月出现恶化情况),或未能完成年度PM2.5和优良天数比例约束性考核目标。
水污染防治方面,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未完成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污染物超标程度或年度出现水质同比恶化的次数不同,对应不同的问责对象;二是未完成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包括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情况。水污染防治年度重点工作任意一项未完成的,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未达考核要求的,均要被问责。
问责方式和程序将按照《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执行。被问责处理情况将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