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两词之差体_食品-次氯酸-卫生法-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4  浏览:159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两词之差体现法律制度的改变-次氯酸,食品,杀菌,食品安全,卫生,卫生法,弱酸,机能,弱酸性,法律制度,改变,消毒液,温饱,电解,体现在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日讯(记者 梁丽霞)历时3年,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从今天起正式实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苏志坦言从《食品卫生法》改成《食品安全法》,《卫生》和《安全》两词之差体现在法律制度的改变上。

  苏志表示,《食品卫生法》最早是1982年试行,到1995年把试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以后变成正式《食品卫生法》,这部法律对食品安全的改善功绩很大。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国家以前是在保温饱的情况下,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一般的卫生就可以了,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要求,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了。全国消毒液 弱酸性次氯酸杀菌水定义 日本机能水学会对于机能水的定义为「以科学化处理后,所获得具有再现性及明确科学根据的机能性水溶液」,依此「再现性」与「明确的科学根据」应是机能性水最重要标的。本文中所谓弱酸性次氯酸杀菌水乃属于机能水的一种,泛指弱酸性范围的次氯酸为主体的酸性水。其来源有两种,一类为以电解添加液方式所生成的弱酸杀菌水,在此称为「电解型弱酸性次氯酸杀菌水」;另一类则为以自来水分别稀释微弱微酸性次氯酸水次氯酸钠及稀盐酸后,再将两种液体混合生成的弱酸杀菌水,在此称为「混合型弱酸性次氯酸杀菌水洗手除菌液人大把《食品卫生法》改成《食品安全法》,其实里面基本的对食品的要求,怎么让它达到卫生安全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增加了很多手段,这些手段、这些法律制度侧重点是保证安全。《卫生和安全两词之差体现在法律制度的改变上。》

  苏志称,人大直接参与立法工作的一些领导同志也谈到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老百姓对卫生的传统概念,一般是外在的,干净不干净或卫生不卫生。为什么改成安全呢?人大的同志认为更强调食品的内在质量,它的内在安全性,特别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快,市场经济很活跃,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一些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在转型时期也比较突出。比如说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这就是一个安全问题,所以改成食品安全法,从保障安全的角度介入食品的管理,更有利于加大力度打击违法,打击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


 
中国卫生卫生监督食品北京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