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生活观察:—次性消毒餐具恶性竞争_餐具-消毒-昆明市-昆明-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4  浏览:160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生活观察:—次性消毒餐具恶性竞争带来卫生隐忧-餐具,消毒,工作服,昆明,昆明市,企业,卫生,漂洗,合格,消费者,市场,出厂价,餐馆,衣架,烘干,工序,产品,公示

新华网昆明9月19日专电(陈鹏)一次性消毒餐具最近在昆明闹得&消毒液内容 1每天工作结束后,由更衣室工作人员收集已使用过的工作服、口罩等,并用专用不锈钢车辆运到洗衣房。 2洗衣工按洁区工作服,准洁区工作服,一般作业区工作服的顺序洗涤。 3根据洗衣机的容量投入适当量的工作服,洗衣机注入温水和洗涤剂,滚动搓洗至清洁止。4将洗净的工作服、口罩等用清水漂洗,直至漂洗水清晰为止。 5将漂洗干净的工作服等放入甩干机,离心脱水8—10分钟。6将脱水后的工作服等用衣架挂在烘干房内烘干。 7将烘干的工作服收下整理整齐。 8用专用的加盖的不锈钢车辆将工作服运到更衣室 9将工作服等用挂衣架整齐的挂在衣架上。 10开启电子臭氧灭菌灯消毒2小时洗手除菌液ldquo;满城风雨》,一边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一边是约10%的不合格企业产品摆上餐桌——小餐具却带来大困惑,在食品卫生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之下,各地的一次性消毒餐具都面临共同的监管难题。

  一次性消毒餐具生产现状堪忧

  每套1元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已成为许多昆明人外出用餐的必需品,但近日昆明市餐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表示:昆明市内证照齐全的一次性消毒餐具企业有60多家,每天生产消毒餐具约30万套,其中,不合格企业的产品约占10%。

  在昆明城郊,一些小企业和黑作坊的工作条件令人担忧:简陋的《厂房》、堆积如山的回收碗筷、不穿制服、不戴口罩的小工,甚至缺乏消毒设备,草草冲洗包装就出厂了事。一些一次性消毒餐具就这样登堂入室、摆上餐桌。

  来自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部门的数据,全市经检查、公示的合格企业共44家,媒体已予以公示并提醒广大消费者,坚决拒绝那些非合格企业产品。

  其他一些地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据昆明市餐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的考察,目前做得最好的是南宁和乌鲁木齐,各地的一次性消毒餐具许多是市场混乱、良莠不齐;昆明是全国率先出台管理规范的城市之一,进行检查、复查、公示并对检验合格企业产品发放了特殊标签,但仍难杜绝不合格企业、小作坊的无序竞争。

  《危害显而易见,肝炎、痢疾、肠道等传染病70%是由于不洁餐具和不卫生食品等导致的,乙肝病毒在120摄氏度高温下还能存活一会儿,普通消毒不管用。而正规企业生产标准的‘6件套’消毒餐具就需11道严格的工序。那些不合格的企业有多少履行了工序?》昆明市餐具集中消毒行业协会会长公占东说。

  一个新兴的赚钱行业?

  《为什么会冒出小企业、小作坊?有利可图啊!》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食品卫生监督处处长陈霞介绍,目前市场上80%的小餐馆存在卫生隐患,在消毒设备不齐全、洗涤消毒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一次性消毒餐具应运而生,既可为餐馆节约用水、人工等开支,也能让消费者放心。作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一项服务性产业,一次性餐具的投资人看到的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市场,因为用餐和卫生永远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如果按照每套8角的出厂价、每天生产1万套计算,一个合格企业每天赢利就达2000元左右。

  但目前的状况却让《正规军》叫苦不迭。昆明合格企业之一的和康餐具消毒配送中心负责人李卿捷介绍,市场远景虽能看见,但3年来企业一直入不敷出,《因为小企业成本太低了,4角至5角钱就出手,一些小的餐馆酒店谁不愿意买便宜货?如果每套按1元的市场价,餐馆赚得更多!》在利益驱动下,卫生是否达标、是不是合格产品已经不再重要;《和康》进入昆明市场之初一直在为餐饮企业免费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为的是培育市场,但眼下不得不忍受市场规范之前的阵痛。

  《如果严格按照工序来,出厂价必须在8角以上才能赚钱,否则这个行业将很难维系。》李卿捷说,为了生存,昆明很多合格企业只能将出厂价压至6角至7角钱,有的已经突破成本底线,全行业远未进入良性循环。

  卖方的投机取巧与买方的心照不宣使一次性餐具既前景看好又隐忧不断。消费者普遍认为,餐饮企业理应为餐具的卫生负责,必须执行2007年年底中消协发布的一次性餐具不需消费者埋单的《禁令》,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餐馆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菜价等把付出去的找回来。卫生这个核心问题照样会被规避掉。》陈霞说。


 
消毒餐具监管餐具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