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标准实施4年 农贸菜场香肠腊肉仍“裸奔”_腊肉-香肠-卫生标准-肉制品-菜场-工作服-制品-标准-漂洗-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0  浏览:117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元旦前后,沪上的腌腊制品开始热销。在街头大小农贸菜场,挂满了&ld消毒液内容 1每天工作结束后,由更衣室工作人员收集已使用过的工作服、口罩等,并用专用不锈钢车辆运到洗衣房。 2洗衣工按洁区工作服,准洁区工作服,一般作业区工作服的顺序洗涤。 3根据洗衣机的容量投入适当量的工作服,洗衣机注入温水和洗涤剂,滚动搓洗至清洁止。4将洗净的工作服、口罩等用清水漂洗,直至漂洗水清晰为止。 5将漂洗干净的工作服等放入甩干机,离心脱水8—10分钟。6将脱水后的工作服等用衣架挂在烘干房内烘干。 7将烘干的工作服收下整理整齐。 8用专用的加盖的不锈钢车辆将工作服运到更衣室 9将工作服等用挂衣架整齐的挂在衣架上。 10开启电子臭氧灭菌灯消毒2小时洗手除菌液quo;裸》着身子的香肠腊肉腊鸡板鸭。

  姜先生昨天致电《冬令热线》,质疑这些菜场散装腌腊制品的卫生问题。

  无证无包装是《主打》货

  记者昨天在普陀、闸北等区的农贸菜场逛了一圈,相比较超市包装销售的香肠腊肉,菜场显得非常《豪放》。烟熏腊肉、腌腊整鸡鸭、烟熏灌肠、腌腊鹌鹑……没有任何包装就挂在瓷砖摊铺上。腌腊制品表面,还附着着烟熏时留下的盐分,并混杂着调料和杂质。大概因为腌腊制品生意好,记者看到平时做水产、蔬菜生意的小贩也购进了许多腌腊制品挂着在卖。

  这些腌腊制品,大都是无商标、无厂家、无认证的《三无》产品。摊主往往只能说出其所售腌腊制品的大致产地,对其他信息及相关认证,表示《不清楚》或《不知道》。有的摊主透露,许多顾客来买腌腊制品,都不过问什么产地和认证,主要是看色泽,闻香味,侃价钱,看准谈妥就买。

  工艺不过关《腌腊》会致癌

  早在2005年10月1日,强制性国标《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就开始正式实施。而自2005年12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规定腌腊肉制品外包装上必须加印(贴)QS标志,否则不允许生产销售。

  强制性规范腌腊制品市场,是因为这类食品安全性十分重要。腌腊制品的腌制工艺很重要,在腌制过程中要进行控温,如果高温腌熏,猪肉的脂肪可能产生出三四苯病芘这种致癌物质。腌腊制品中亚硝酸盐的量也有规定,如果超标使用也会致癌。

  勿买菜场《裸奔》腌腊制品

  相关统计显示,历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本市质监等部门,对腌腊制品的抽检合格率一向仅在60%—70%左右,有时甚至会低于50%。质监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很多消费者有认识误区,甚至有人认为,腌腊小作坊的秘制祖传风味更吸引人。历年监督检查结果证明,小作坊出产的腌腊制品安全性非常差,根本无法保证其质量。所以,对于没有QS认证标志的腌腊制品,特别是散装裸售的产品,消费者请勿购买。

 


 
腌腊制品香肠卫生标准肉制品腊肉标准包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