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我国5批次食品被日本通报 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成主因_日本-食品-厚生-卫生法-消毒液-通报-生物-主因-杀菌-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08  浏览:207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食品伙伴网讯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网站消息,近日日本厚生省更新8月份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列表,通报我国5批次食品。
 
    从本次通报来看,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成为被通报的首因,其次为农残超标、二氧化硫。
 
    从产品出口省份与地区消毒液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巨大的频发性疾病,人员或物品在进入鸡场时会有很大机率带入并传播大肠杆菌,而通过微酸性电解水在人员或物品进入通道时消毒可有效控制并降低大肠杆菌病在鸡场的传播风险。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大肠杆菌菌悬液的杀菌效果,并随后模拟试验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在消毒通道中对大肠杆菌在衣物表面的杀菌效果,并同时对比了其与其他消毒剂(戊二醛、季铵盐类)的杀菌效果洗手除菌液来看,被通报产品涉及山东、辽宁、广西。
 
    大肠菌群是我国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标之一,反映食品是否卫生,超标可能是由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包装容器控制不严及运输条件控制不当造成。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肠道感染或急性腹泻等疾病。
 
    食品伙伴网提醒出口企业注意以下问题:
 
    严格控制食品原辅料卫生,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做好各项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避免食品滋生致病菌;
 
    按照日本相应标准,严格控制食品原料当中的农残限量,保证所加工食品不会出现农残超标的情况。

    相关报道:2017年8月输日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8月6日更新)
 
生物食品食品卫生法日本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