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填补航空食品监管空白 中国首个航空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将实施_食品卫生-食品-食品安全-监管-安全标准-国家标准-中国-航空-标准-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08  浏览:200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食品分会牵头起草,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航消毒液食品制造中,特别是包装工序,应该进行无菌(净化)包装时,要求有净化的环境(净化室),共中的净化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净化室是把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再净化 进入特定的环境,经热杀菌后的食品进入该环境冷却后包装。这里的食品包装净化环境相当于实验室内的超净工作台,可做到无菌包装。(二)紫外线杀菌目前所使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是以257nm波长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幅射,照射能量能产生激发作用。紫外线照射杀菌是使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紫外线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死包括细菌、结核杆菌、芽胞和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洗手除菌液空食品卫生规范》已于2016年12月23日正式颁布,并将于2017年12月23日实施。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食品安全标准。
 
    《航空食品卫生规范》规范了航空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全过程。对航空食品的原料和成品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及机上供餐服务等操作及卫生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对航空配餐的加工过程及机上使用过程进行规范。明确了航空配餐储运温度和时限、装机验收内容、供餐服务卫生要求和回程餐/多程餐卫生管理以及航班延误食品风险控制等。《航空食品卫生规范》首次明确规定,航空配餐属于非预包装食品,不需要按照GB7718的要求标注食品标签内容,但必须提供供餐航班号、冷链食品出库时间及温度、食品配送储运温度以及出厂检验合格标识等食品安全信息。《航空食品卫生规范》首次引入了第一质量控制期和第二质量控制期的概念。从而对食品加工到食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储运时间的长短都进行了明确的、具体的规定,既方便了企业的操作,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航空食品卫生规范》建立了《航空食品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引进了国际上对食品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风险分层评估》的理念,对航空食品微生物的监控项目、监控点、监控指标及频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企业有效实施航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此外,在《航空食品卫生规范》的整个篇幅中,无论是航空配餐的生产场所、设施与设备,采购与验收,还是航空配餐的加工、标签、配送与装机以及机上食品安全管理和延误食品风险控制方面,各项指标都给出了明确的量化数据。从而使得《航空食品卫生规范》的可操作性更强,更有利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江苏共有9个空港口岸,其中8个获批对外开放。2017年上半年,江苏8个国际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3725.7万人次、5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2%和6.4%。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旅客吞吐量攀升至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7%。我国《航空食品卫生规范》的颁布和实施,不仅填补了航空食品监管标准的空白,也使航空食品行业的生产有法可依,同时明确了航空公司应承担航空食品的安全职责,这对保证出入境旅客的健康安全,特别是对航空产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监管标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