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泔水喂猪”不只是监管的命题_泔水-养猪场-北京-消毒-监管-生猪-餐饮-卫生监督-养殖-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06  浏览:10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新京报4月17日刊发调查报道《多家餐馆泔水直接拉往养猪场》,曝光北京通州区北堤寺村一大院用泔水喂数千头猪,多辆货车夜晚进城,将多家餐饮店的泔水运往养猪场。当天,通州区农业局、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环保局、漷县镇政府等多部门联合现场调查。调查发现北堤寺村涉事养猪场共有14家养殖户,每家均发现用未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泔水喂猪的情况。初步统计,该养猪场所有生猪超过3000头。(4月17日《新京报》)
 
  餐饮的泔水即厨余垃圾,人们并不陌生,它是《地沟油》的源头,因其游离在监管之外被非法处理,一度成为食品安全危害的元凶。只要餐饮业存在,厨余垃圾通过某种途径进入食品乃至回流餐桌便存在可能。这切实需要建立餐饮厨余垃圾顺畅而封闭的渠道,在《地沟油》事件发生后,许多城市都针对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北京对厨余垃圾实行的是指定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对接餐饮业签约回收,但仍然出现《渠道漏洞》,如报道显示,此次涉事向养殖场提供泔水的餐馆中,就有部分签约正规处理企业的餐饮,这说明了两点:一是还有部分餐馆没有进入渠道;二是部分是名进入渠道而实未进入。能够长期满足3000头猪养殖需求的泔水量,显然不是小数目。此外,个案只是一个缩影,泔水能够流入养殖场,难道仅仅只一处漏洞?是否有更多的泔水流到其他的地方?
 
  透过个案,进一步加大排查监管的力度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更该反思的则是,如何完善制度,让厨余垃圾正规回流渠道变得畅通和能动起来。
 
  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地方对餐饮厨余垃圾的处理,采取的是行政强制回收的办法,相对于这些垃圾具有可利用的经济价值,餐饮业主并未从中受益,恐怕才是渠道漏洞百出的根源。厨余垃圾为什么会让养殖场收走?无非是养殖场花了钱,而正规回收机构没有花钱或者钱太少。所以,渠道堵漏真正缺少的仍然还是更富效率的利益约束与调节机制,这显然不是行政强制一个维度能够包打天下的,毕竟在庞大的市场主体面前,监管的力量再怎么加强,也会显得不足,毕竟不可能天天盯着每一家餐馆。
 
  厨余垃圾应当实行有偿回收与私运严惩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比如可以通过税费提取垃圾处理费用,再通过垃圾回购来平衡成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稀释液临用前配制: 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根据测定结果配制消毒溶液。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为防止过氧乙酸对消毒物品的损害。对金属制品与织物浸泡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及时用清水冲洗,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洗手除菌液本、给予激励,同时将餐饮行业厨余垃圾回收纳入信用管理,与税费征缴等挂钩,用机制来提升餐饮业向正规渠道回收垃圾的自觉性。如此语境下,再强化对正规回收企业的监管,显然成本会更低廉、效率会更高。

      相关报道:北京多家餐馆泔水直接拉往养猪场
 
动物调查处理养殖消毒卫生监督北京养猪场生猪监管泔水餐饮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