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消毒技术
卫消网: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_电位-氧化--消毒剂-产品
2018-07-17  浏览:27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氧化电位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消毒产品,相比传统的消毒产品其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绿色消毒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颠覆传统的消毒观念,还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目前该绿色消毒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及瓶颈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绿色消毒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绿色消毒产品;氧化电位水;产业化;发展前景;制约因素;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各种医学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段的实施,抗生素、放疗、化疗的广泛使用,病原体的变异和抗生素类药物的推陈出新,各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导致数种新发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艾滋病、莱姆病、0157:H7等接连出现,许多旧的传染病如鼠疫和结核又死灰复燃,给全球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以及公众卫生防疫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也催醒了民众的防病观念和消毒意识,国际国内对消毒品需求量都开始大增。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整体卫生保障水平较低,医院感染控制和公众疾病预防的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将举办2008奥运会、2010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大规模的人群聚

集和流动使传染病输入风险、传播机会大大增,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复杂化,同时也将对举办城市的环境卫生设施、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在传统的消毒产品无法满足13益严峻的卫生安全需求的情况下,以氧化电位水为代表的绿色消毒产品 正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很有可能随之衍生出一个新的产业——绿色消毒产业。因此,分析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及瓶颈阻碍将很大程度上对该行业的未来政策制定、相关企业的成长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二、传统消毒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国际卫生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作为应对和处置突发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以及应急储备手段,“生物安全防备链”的消毒产业正在成为健康体系发展阶段的—个朝阳产业,并将于近三年内进入市场需求迅猛增长的时期。据统计,中国2005年消毒剂销量达到了500亿元。此外,调查表明,SARS期三个月内,仅北京海淀区(非医疗机构)的消毒剂销量就达到了907.79万元,消毒剂的施用量达到了1934吨。2006年,一家三甲级医院的年消毒剂购买量就超过33万元,而一家二甲级医院的年消毒剂购买量将近10万元。

然而,化学消毒剂的毒害和局限性显而易见。传统消毒剂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工原料,对环境产生污染,贮运时存在火灾、爆炸等隐患,用户购回消毒剂后要学会配兑、检测。这些工作既烦琐,又对人和环境有害。后来,开发了次氯酸钠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等产品,实现了消毒剂的现场制备,但仍需用大量的化工原料。大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系污染,更是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职业伤害,消毒剂使用需求激增、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得到了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水污染加剧以及水质标准的提高对绿色无残留、无毒害的消毒产品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发展前景展望

氧化电位水作为应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杀菌剂自1987年在日本率先研制成功以来,日本8000家医院中,已有近2000家医院在使用氧化电位水,广泛应用于手消毒、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血液透析装置的消毒、环境的消毒以及褥疮、烧伤等创面的治疗。日本农林种植业、食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也已普遍使用氧化电位水作为食品杀菌剂,厚生省于2002年正式将氧化电位水列为法定食品添加剂。氧化电位水杀菌的广谱速效性、绿色安全性、不留残毒、不产生耐药菌株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共识,美国、加拿大等国近年也开始加强对氧化电位水的研究和应用,欧盟诸国近年由于疯牛病、禽流感的爆发以及对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的担忧,抵制化学药品和化学消毒剂的势头愈演愈烈,氧化电位水在医院内镜消毒、烧伤创面治疗、食品保鲜消毒等领域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机理研究的投入13益增大。相比与传统消毒产品,氧化电位水具备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无腐蚀性、无残留药物、毒性低、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和大量供应等12个特点。目前,我国卫生防疫多使用的是各种化学消毒剂、紫外线及臭氧消毒、高温高压的消毒灭菌装置,饮食业及家庭多采用有含氯消毒剂或蒸煮灭菌。化学消毒剂刺激性强、毒副作用大、重金属及其他致癌物质的排放和残留严重,大量使用对空气、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高温高压、紫外线、臭氧等消毒灭菌设备,能耗大,如使用不当,对人体有一定伤害。饮食业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虽然避免了细菌病毒的传播,但难以降解,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有比较大的消耗和破坏。相比较之下,氧化电位水无色透明,对皮肤及粘膜无刺激性。在与光线、空气及有机物接触过程中逐渐还原成普通水,是理想的环保型消毒制剂。可以预见,这样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绿色消毒产品在消毒需求旺盛的中国将毫无疑问地掀起一场消毒产业的革命,如果国家配套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将会诞生出一个新的产业——绿色消毒产业。基于绿色消毒产品本身的特质,该产业不仅可以颠覆传统的消毒观念,还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制约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然而,一个新的产业的形成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氧化电位水这种绿色高效的消毒技术,在国内历经1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有近20家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制造企业获得了卫生部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消毒产品批件,但始终没能达到国内微生物专家、食品安全和疾病预防专家们预期达到的应用效益和产业发展程度。经本文调查,绿色消毒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1、观念性制约,社会各层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形势,对突发新发传染病和生物恐 等威胁认识不足,对国内相应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抱有侥幸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对环保和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对新型消毒产品的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2、相应的法规标准不健全。2002年颁布的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氧化电位水消毒内镜作用时间为l5分钟,而实际工作中,经过大量实验室和现场验证,只需作用3分钟即可达到规定的消毒效果。2003年立项、2006年通过卫生部消毒专家标准委员会评审的《国家标准: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中,内镜消毒作用时间已修改为3~5分钟,遗憾的是该标准至今仍未出台。2007年新修订的《消毒技术规范》也修正了一些对氧化电位水技术不适用、不恰当的规定,也需要一定时间以后才能出台。

3、多重管制。消毒设备作为一种医疗器械产品要面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部双重审批和监管,对产品型号、关键指标的规定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

4、基础理论和应用研发投入不足,国内氧化电位水相关企业规模多数较小,资金和研发投入不足,使得行业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水平落后于实际需要。

5、13本的技术封锁和侵略。13本企业和行业协会,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比如,某日本品牌多年以来设备在华的现场安装、售后服务、技术维修等工作全由日方技术人员完成,中方合作企业人员始终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和系统技术。同时,13本品牌产品价格高昂,系统兼容性差,不能适应国内千差万别的水质,而且售后服务和零部件更换的费用令国内用户难以承受,造成了部分用户对氧化电位水抱有负面、否定的印象。

6、前期投入大,投入期长,资金瓶颈阻碍产业化发展。氧化电位水产品产业化中要克服的技术难题之多、制造工艺和安全应用的复杂程度,市场认知度和成熟度之低,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一项氧化电位水产品的投人期几乎与药品投人期相当,而市场化发展方方面面的协调和推动却绝非企业自身所能承担。而氧化电位水产品市场化之前相当长的投入期内,不仅由于法规标准及多重管制的约束,发展举步维艰,而且企业在申请各项国家扶持、鼓励的项目基金以及银行贷款时,还不得不面对严格的销售额、销售业绩和固定资产等准入要求。

五、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绿色消毒产品的产业化还正处于初级阶段。另外,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绿色消毒产业的发展仍旧将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并存。鉴于此,本文认为绿色消毒产品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通过自主研发的模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专利授权、定牌加工的方式,推动中国整个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及其系统产业的发展;通过直销、连锁加盟、经销代理、经常性的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整个社会普遍应用氧化电位水这种新型绿色环保产品。同时,积极地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向上游,通过产品开发与关键技术点的解决,带动氧化电位水专用电解槽、电极、膜、电解电源等相关配件的研究与技术成熟,以此种方式,在形成稳定的供应链的同时,带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向下游,通过产品的性能测试、推广试用等方式,与国家相关权威机构、协会、学会和企业合作,进行氧化电位水应用开发和知识普及,促进氧化电位水的生产、检测、应用标准化。只有通过个体、集体、政策多方施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绿色消毒产品的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