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日常消毒
卫消网:警惕食物杀菌消毒的4大误区_消毒-食物-细菌-杀菌-沸水-次氯酸-卫生消毒
2018-07-25  浏览:477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误区一:有坏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错。因为有的细菌耐高温,如能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的“肉毒杆菌”,其菌芽孢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个多小时。有的细菌虽然被杀死,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所以,变坏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会使人中毒。

  误区二:细菌怕盐,所以咸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

  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胃发炎的“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灭。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

  误区三: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从微酸性次氯酸本身的性质及生成机理来看,酸性(偏中和的pH值)和高氧化还原是其主要特征,也是其具有强杀菌消毒功能的机理所在,故而,微酸性次氯酸(特性+成分)的名称较为恰当与其他消毒产品相比,产生杀菌效果的杀菌时间更短(经SGS检验可于5秒内消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杆菌、黑曲菌等细菌)广谱式消毒。是被认定为食品添加剂级的消毒液,经检测经口无毒。安全高效使得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3]11周之久。所以,食用冰冻食物时,也不能大意。

  误区四: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

  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食物,例如腐败食物中的霉菌。这一类食物可用高温蒸煮进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会使毒素浓度增大。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