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童健康
卫消网:宝宝感冒推拿手法图解_适应症-功效-头痛-手法-
2019-11-27  浏览:248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宝宝感冒推拿手法图解-发际,手法,适应症,头痛,功效,拇指,眉心,适用于,明目,穴位,感冒,位置,外感,开天,等症状,风寒,推拿,凹陷处,指尖

1

推坎宫穴

1、位置:

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

2、手法:

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

3、功效:

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

4、适应症:

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2

揉太阳穴

1、位置:

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

2、手法:

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

3、功效:

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

4、适应症:

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3

推攒竹穴

1、位置:

该穴位于两眉中点到前发际的竖小直线。

2、手法:

推法为以两手拇指自眉心向上至前发际,交替直推30~50次。

3、功效:

此手法的作用为疏风解表,止头痛,镇静安神。

4、适应症:

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精神不振,惊吓不安。

4

开天门穴

1、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手法:

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

3、功效:

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

4、适应症:

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5

揉耳后高骨穴

1、位置:

该穴位为乳突后缘和后发际交界的点。

2、手法:

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

3、功效:

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

4、适应症:

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