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资讯
卫消网:“良性”突变或可导致卵巢癌_表型-突变-课题组-肿瘤
2021-03-04  浏览:181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良性”突变或可导致卵巢癌-突变,表型,课题组,肿瘤,研究,卵巢癌,治疗,靶向,抑制剂,化疗,乳腺癌,分子,致癌,研究成果,基因,顺式,临床,药物,患者,诊断,导致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默课题组有关卵巢癌发生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卵巢癌是妇科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生育能力及生命健康。由于其异质性强且转移率高,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肿瘤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李默课题组主要从事肿瘤的分子发生与治疗新策略研究,近年来,课题组主要通过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新技术,发现、解析临床中重要科学问题。

  在此项研究中,李默课题组发现,BRCA1伴侣基因BARD1的单突变(P24S或R378S)不产生致癌表型,而当两单突变顺式存在时,则联合产生致癌效应,导致BRCA1/BARD1复合体功能异常及基因组紊乱。该研究提出“非强表型突变”驱动肿瘤发生的可能,揭示了人体内大量无表型突变或“良性”突变的潜在危机,为家族型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提示,BARD1类似突变肿瘤患者适用于PARP抑制剂的靶向治疗。

  此研究成果为该课题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发现了小分子多聚物PAR与抑癌基因BRCA1的分子联系,揭示了靶向化疗药物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与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拓展了该化疗药物在临床患者中的适用范围。(仰东萍)

(责编:董童、崔元苑)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