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
卫消网:吃海蜇防治动脉硬化_盐渍-海蜇-胶质-捕捞_
2018-10-04  浏览:149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吃海蜇 防治动脉硬化-海蜇,盐渍,海蛰,胶质,捕捞,蘑菇,产于,牙碜,腔肠动物,伞盖,水分,食用,夏秋,皮相,季节,触须,浅黄,晋代,明矾,脆嫩,皮子

  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犹如一顶降落伞,也像一个白蘑菇。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就是“海蛰皮”;伞盖下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蛰头”。海蛰皮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海蛰头稍硬,营养胶质与蛰皮相近。中国是最早食用海蛰的国家,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食用海蛰的记载。今天,海蛰已成宴席上的佳肴。

  海蜇属腔肠动物,海蜇呈伞形,在水中漂浮,产于我国沿海各地。夏秋季是捕捞旺季,捕捞后加明矾和盐压榨,除去水分,洗净后再用盐渍。海蜇按产地分,有南蜇、东蜇、北蜇等品种。南蜇以福建、浙江所产最好,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东蜇产于山东烟台、又有沙蜇、棉蜇之分。沙蜇泥沙含于肉内,不易洗掉,牙碜;棉蜇肉厚不脆。北蜇产于天津北塘,色白个小,比较脆嫩,质量较次。海蜇的打捞季节一般是在夏秋季节。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