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
卫消网:厦门市场发现少见有毒织纹螺 提醒市民不要食用_微克-食用-渔轮-市民_
2018-08-25  浏览:152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厦门市场发现少见有毒织纹螺 提醒市民不要食用-微克,水产品,渔轮,市民,食用,毒素,站在,市场,限量,达到了,厦门,避风港,毒性,标准,销售,省内,管理处,极少,俗称


    织纹螺,也就是市民俗称的“加锥螺”可能含有毒素,绝对不能吃,近日,省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在厦门市场,又抽检到了“光织纹螺”和“方格织纹螺”,这两种织纹螺此前在我市很少见,同时检测结果显示具有较强毒性,像光织纹螺的毒素甚至达到了食用限量标准的 7倍,接到检测报告后,市海洋与渔业局和闽台渔轮避风港管理处,今天凌晨对中埔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品种的织纹螺在销售,不过他们也再次提醒市民,千万不要食用织纹螺。

    凌晨两点,贝类交易市场正热闹,市海洋与渔业局和闽台渔轮避风港管理处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每个摊位,没发现有销售织纹螺的现象。

    据了解,5月份刚传出有毒织纹螺造成莆田9人中毒的事件,“禁止销售通知”、“省内常见织纹螺”的宣传画在中埔市场随处可见,但近日省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在开禾市场的巡视中,却从小贩手中买到了两种我市极少见的而且具有较强毒性的“织纹螺”。偏白、小个的叫“光织纹螺”,也是市场上俗称的“肉螺”,多见于我省北部沿海;而“方格织纹螺”个头较大,外壳有凸起,省内都比较少见,甚至没有列在宣传画上。从检测报告来看,织纹螺的食用限量标准为每克螺肉的毒素不高于10微克,而“方格织纹螺”的毒素含量已经有10.8微克,“光织纹螺”更是限量标准的7倍,达到了每克69.7微克。渔业专家介绍说,我市很多经营者和市民对于织纹螺的认识就是小小的“黑螺”,像这次发现的极少见的品种也考验着大家的鉴别能力,为了健康着想,市民在购买一些不熟悉的水产品时,要特别留意。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