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法规
卫消网:解读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强_卫生标准-添加剂-国家标准-标准-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4  浏览:165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解读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强制性标准-添加剂,包装材料,迁移,标准,食品容器,食品,卫生标准,消毒液,国家标准,条件下,接触,消毒剂,残留量,生产,细菌,消毒,日中,限量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国家标准,已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2008年4月1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发布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标准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最大残留量或特定迁移量。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机械设备、工具用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者。 

    该标准最大特色是与国际标准接轨: 标准参考了美国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第21 章第170-178部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接触物通报(Food Contact Notification)列表,以及欧盟2002/72/EC 指令食品接触塑料(relating to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stuffs)等相关法规; 标准第一次在国家标准的平台上采用了《特定迁移量(SML)》的概念。即添加剂迁移到接触包装材料食品或食品模拟物的最大限量,单位为mg/kg。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概念,欧美的标准对限定物质都采用迁移量的测试。这样能做到有重点的控制,且更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 

    本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变化比较大,主要体现在:标准名称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改为《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增加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最大使用量、最大残留量、特定迁移限量、CAS号、不得检出等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即:1.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在与食品接触时,在推荐的使用条件下,迁移到食品中的添加剂水平不应危害人体健康。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在与食品接触时,在推荐的使用条件下,迁移到食品中的添加剂不应造成食品成分、结构或色香味等性质的改变。3.使消毒液餐饮业菜板(墩)的清洗、消毒应经常进行。由于木制菜板吸湿性的物点,食品的浸出物和水、细菌可一起被吸入(浸进),往往成为细菌的良好滋生地。无论怎样清洗,其效果也是在表面。因此木质菜板经常用刀刮除菜板上的油污、杂物;并用150~300mg/L有效氯消毒液洗消 毒或用沸水浸烫5min以上;消毒后或浸烫后菜板立即晾放,保持清洁。60524*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比较(4/4)5、乙 醇 (酒 精)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目前医院使用很普遍。(1)杀菌原理洗手除菌液用的添加剂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应尽可能降低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中的用量。4使用的添加剂应在良好生产规范的条件下生产,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参考相关国家的批准物质名单,将添加剂的品种扩充到987种;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CAS号、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 

    这项标准的发布必将对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产生重大的影响。出口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必须尽早、全面地了解这项国家标准。


 
食品容器卫生标准添加剂国家标准标准包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