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法规
卫消网:卫生部杀灭速冻食品细菌标准遭疑与国外差异大_卫生部-葡萄球菌-消毒液-金黄色-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21  浏览:23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卫生部杀灭速冻食品细菌标准遭疑 与国外差异大-消毒液,葡萄球菌,卫生部,杀灭,金黄色,食品,妆饰,美国,笼头,猪肉,消费者,饺子,车间,头发,外露,速冻,温度,记者,标准

    食品伙伴网编者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同其他细菌一样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当中,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在健康人的鼻子、喉和手是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此外,如果有伤口,伤口处也容易大量滋生。金葡菌对温度很敏感,在高温下相当脆弱。超过46℃,就有部分无法生存,在55℃下,它们中的90%撑不过3分钟,煮饺子的温度(一般100℃左右),对它们比《秒杀》还要迅速。另外,金葡菌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表现为腹泻等症状)还需要数量、宿主体质差异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因此望广大消费者没必要担忧在一定限值之下的金葡菌。

    近期,几乎所有知名品牌的速冻食品相继被检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多城市超市相继下架相关产品。一时间,消费者谈之色变,关于新旧标准的大辩论也成为热门话题。昨天,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在71℃下,15秒就能杀灭食物中的金葡菌,而并非此前卫生部指出的"加热到80℃、30分钟杀灭".

    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记者检索了新西兰食品安全监管机构(New Zealand Food Safety Auhtoriy)的官网,找到其对于各类食品的明确指引,包括鸡肉、牛肉、猪肉、鱼肉、蛋类等。其中对于搅碎的牛肉、猪肉、羊肉及猪肉切块,只要食物的温度达到71℃,只需15秒就能把金葡菌杀死。

    之后,记者又查找了全球最权威食品安全卫生机构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发现只有针对杀灭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的专门消毒液患有手外伤,皮肤病、腹泻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长指甲、佩带妆饰物的人员应剪指甲,去掉妆饰物后才准进车间。2检查合格,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到更衣室更衣。 3洗手: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干净。 4更衣:先戴好帽子,前部头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全部头发不外露,戴口罩。 5手在50PPM消毒液浸泡2分钟以上,手碗以下部分应全部浸在消毒液中。 6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去手的消毒液后,并用干手纸擦干方可进入加工场所。 7手消毒后,如有污染,必须重复4、5—4、6程序。 8人员的卫生情况应记录在记录表中。 9生产期间,其它人员,如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必须按1-7执行。洗手除菌液数据,没有找到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据。不过,记者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法规2005版曾明确指出,只要食品达到165华氏度(即73.89℃),应可以瞬间提供足够的致死率,确保食品安全食用。

    此前,卫生部针对公众对《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质疑曾表态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对此,有消费者表示,要是把速冻饺子煮30分钟才吃,菌倒是没了,饺子也煮烂了。


 
消费者卫生部速冻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