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法规
卫消网:乳品标准之争:重在重获社会信任_乳品-次氯酸-卫生部-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21  浏览:300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乳品标准之争:重在重获社会信任-乳品,次氯酸,标准,公众,信任,国标,企业,社会,食品安全,微酸,舆论,卫生部门,质疑,原本,平心,回应,参与,息息相关,标上

 

   漫画:自"裁"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新华时评)乳品标准之争:重在重获社会信任

    新华网成都12月6日电(记消毒液利用雾化器将微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时,喷微酸性次氯酸水1小时后,氨、硫化氢等4种恶臭成分,有一半以上的除臭效果。另外,喷微酸性次氯酸水30分钟后,三甲基胺等几乎被消除。 用于食品的清洁,能够有效的清除食物残留农药。同时,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漱口,能有效去除口内微生物的功用洗手除菌液者陈健、杨皓)半年前引发广泛质疑的乳品新国标,近日再次成为舆论焦点。面对"神秘翻盘""暗箱操作"等焦点问题,尽管卫生部门回应称企业不可能"绑架"标准的制定,但公众担忧并未因此消失。在食品安全环境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平息"标准之争",关键必须重新赢得公众信任。

    近年来由于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等恶劣事件,人们对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原本就岌岌可危。乳品新国标与其说是指标上碰了质量红线,不如说是制定和实施过程碰到了社会信任这个"新门槛".如果不是专家的质疑,人们还不会发现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乳品新国标,原来早已在2010年3月公布实施;原本寄予厚望的一个行业规范,至今标准仍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公众的后知后觉,使得"标准之争"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专家的建议、舆论的批评,如果能有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跟进,就能避免公众质疑的"发酵".但面对几近沸腾的社会争议,半年来人们并未听到相关部门耐心细致的解释,更未看到新国标因此有所改进。就拿最受猜测的"初稿由几个大企业起草"来说,有关部门起初迟迟不予回应。在企业、专家现身说法的情况下,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定有"内幕",此时,仅有卫生部门一句"在审评及以后缓解,绝对没有企业参与"的表态,显然难以服众。

    平心而言,一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原本就不是要排斥企业,关键是要向公众说明,这个过程需要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参与。只要有政府正确把关,企业不仅无法"从中作梗",反而会成为推动行业标准提高的重要力量。类似猜测,只要能将真实信息予以公布,向百姓予以全面解释,自然会获得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专业性很强,但社会性更强,因为它与每个百姓的生活都密不可分,与公众对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信任息息相关。因此,理应特别注重保障社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标准制定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更加细致地回应老百姓的关切。

    相关的种种"标准"滞后、保护落后、缺失公信的情况,恐怕不限于乳品一隅,这也正是乳品标准之争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以公众的关注为导向,以广受争议的乳品标准修改为借鉴,将可能危害消费者权益的"标准"清一清、理一理,应当成为有关方面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卫生部食品安全乳品标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