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法规
卫消网:卫生部要求完善法规明确假药伤害责_消毒液-卫生部-事件-法规-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5  浏览:239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卫生部要求完善法规明确假药伤害责任-卫生部,消毒液,假药,药品,患者,妆饰,承担,生产,医疗机构,短缺,事件,伤害,笼头,车间,监测,头发,外露,结论,污染物

 

漫画:假药生产线背景说明:2006年5月上旬,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发生肝病患者用药中毒事件。该药品来自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经查明,该公司生产环节存在明显漏洞,GMP认证为假药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药品监管部门只顾市场准入环节,而未加强后续监管,也不利于将管理混乱的厂商淘汰出局。   

    10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卫生部向有关部门提出强烈要求,要求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假药或者由于药品的不良反应而造成的患者伤害,应该明确主体责任人,避免医疗机构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卫生部理解齐二药受害者

    针对近日齐二药事件受害患者向中山三院要求高额经济赔偿的消息,毛群安表示,卫生部对患者因为假药受到伤害表示同情。对患者通过各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表示理解,特别是对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表示敬佩,卫生部赞同医患之间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同时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

    但毛群安指出,《一个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如果要承担一个不负责任的医药企业生产假药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这不公正》。卫生部也向有关部门强烈要求,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假药或者由于药品的不良反应而造成的患者伤害,应该明确主体责任人,避免医疗机构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甲氨蝶呤案已有初步结论

    对于有患者使用上海华联制药厂的注射用甲氨蝶呤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消毒液患有手外伤,皮肤病、腹泻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长指甲、佩带妆饰物的人员应剪指甲,去掉妆饰物后才准进车间。2检查合格,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到更衣室更衣。 3洗手: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干净。 4更衣:先戴好帽子,前部头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全部头发不外露,戴口罩。 5手在50PPM消毒液浸泡2分钟以上,手碗以下部分应全部浸在消毒液中。 6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去手的消毒液后,并用干手纸擦干方可进入加工场所。 7手消毒后,如有污染,必须重复4、5—4、6程序。 8人员的卫生情况应记录在记录表中。 9生产期间,其它人员,如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必须按1-7执行。洗手除菌液昨天毛群安称,由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已对此事进行系统调查,并得出了初步结论。但目前,专家们还在对结论进行论证,论证结果出来后,将向社会通报。

    血友病药品短缺正在解决

    昨天,本报报道了北京血友病人的治疗药物凝血因子短缺的消息。毛群安就此表示,目前卫生部已经与多部门进行磋商,正想办法解决病人治疗药物。

    他表示,不能将药品短缺归因于卫生部对采供血单位的专项整治。采供血机构的不规范必定会给血液制品带来风险,凡未达国家标准的采供血机构必须关停。

    食源疾病监测网覆盖8.3亿人

    据毛群安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可以监测15省(区市)8.3亿人口的饮食情况。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基本摸清我国消费量较大食品中常见污染物和重要致病菌的含量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

 


 
中毒卫生法规事件广东生产线市场准入认证监管GMP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