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两国动物疫情_澳大利亚-纳米比亚-疫情-次氯酸-食品卫生消毒
2018-11-06  浏览:28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两国动物疫情-次氯酸,纳米比亚,细胞壁,澳大利亚,结节,疫情,蜜蜂,杀菌,浓度,首次,感染,分子,动物,病毒,消毒液,微生物,水利部,细菌,损伤

  食品伙伴网讯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近日澳大利亚与纳米比亚向OIE通报本国疫情,两国分别发生蜜蜂瓦螨病与牛结节疹疫情。

  澳大利亚发生蜜蜂瓦螨病

  2016年7月1日,澳大利亚农业与水资源部向OIE紧急报告,6月27日昆士兰州(QUEENSLAND)发生1起蜜蜂瓦螨病。经实验室检验,本次疫情属亚临床感染,有1箱蜜蜂染病,已被销毁。目前感染来源尚不清楚。本次是昆士兰州首次发生蜜蜂瓦螨病(澳大利亚其他地区曾发生过该病)。

  纳米比亚发生牛结节疹

  2016年7月1日,纳米比亚农林水利部向OIE紧急报告,6月22日,奥马赫科区(Omaheke)的1家农场发生牛结节疹。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发现,有15头牛疑似受到消毒液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不取决于游离氯的总有效氯浓度,而是取决于次氯酸分子的浓度。这与次氯酸分子能够进入到微生物细胞内部的透过性有关。有关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的作用机理,目前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但是细胞壁、细胞膜的损伤、酶活性的失活、DNA的损伤以及离子不能透过是其主要原因。次氯酸根只能对细胞壁表面起到破坏作用,不能进入到细胞内部。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能通过细胞壁,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酶等发生氧化反应,破坏细菌的酶系统,阻碍细菌的新陈代谢,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见图1)。溶液中次氯酸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洗手除菌液感染,其中1头发病,没有牛死亡。感染来源尚不清楚。这是奥马赫科区首次发生牛结节疹(纳米比亚其他地区曾发生过该病)。

  原文链接:

  http://www.oie.int/wahis_2/public/wahid.php/Reviewreport/Review?page_refer=MapFullEventReport&reportid=20401

  http://www.oie.int/wahis_2/public/wahid.php/Reviewreport/Review?page_refer=MapFullEventReport&reportid=20410



 
卫生动物疫情澳大利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