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卫生部:增塑剂是否影响健康要看摄入量_卫生部-增塑剂-物质-塑化剂-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25  浏览:110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卫生部:增塑剂是否影响健康要看摄入量-卫生部,增塑剂,物质,食品,塑化剂,产品,台湾地区,股份有限公司,迁移,摄入,企业,影响,包装材料,气体,剂型,长春藤,用于,消毒液,中也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指出,卫生部已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目前,卫生部已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塑化剂在我国大陆地区被称为增塑剂,可被添加到塑料聚合物中增加塑料的可塑性,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通常情况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但是,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性。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毫克,也是安全的。

    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增塑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消毒液我国自八十年代引进国外二氧化氯产品并开始研究其生产工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不仅有了国产二氧化氯产品,而且生产工艺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二氧化氯作为氧化消毒剂的问题出也有了相当的认识和应用。随着产品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产品剂型的发展,目前已有二氧化氯发生器、稳定性二氧化氯、以及片剂等固态二氧化氯产品。现将用于消毒的二氧化氯剂型情况综述如下。 二氧化氯发生器 1二氧化氯的性质和制备 二氧化氯是氯的氧化物,具有与氯气类似的刺激性气味,分子式ClO2,分子量6457,熔点-59°C,沸点11°C,在室温下以气体形式存在,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浓度增加时,颜色变为橙红色,气体二氧化氯极不稳定洗手除菌液,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我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严格规定了DEHP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为1.5毫克/千克,DINP为9毫克/千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左娅)质检总局6日更新了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新增问题企业有扬盛企业有限公司、东甲永业有限公司、受长春藤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制造益畅元素胶囊的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百亮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名单涉及的企业已增至282家,涉及产品945个。按照规定,这些产品目前暂停进口。(记者白剑峰)


 
增塑剂卫生部邻苯二甲酸酯黑名单非食用物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