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卫生部回应速冻食品新国标细菌指标被降低质疑_卫生部-葡萄球菌-米制-金黄色-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21  浏览:5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卫生部回应速冻食品新国标细菌指标被降低质疑-葡萄球菌,金黄色,卫生部,微生物,样品,食品,米制,征求意见,速冻,限量,检出,洗涤,从业人员,毒素,判定,检验,食品安全,检测,国家标准,致病菌,洗手

    卫生部回应速冻面米制品新国标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调整问题

    两大速冻食品知名品牌近期相继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令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备受关注。这个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原来的不得检出改为有限量。针对公众"要求降低了"的质疑和担忧,卫生部11日回应称,新标准征求意见稿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是科学合理的。

    我国现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今年9月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由定性转向定量,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卫生部表示,老标准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

    据卫生部介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相关国家普遍采用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微生物分级采样方案。ICMSF从微生物的危害度、食品类别及加工方式等方面综合分析食品中微生物危害度的分类,用多个样品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消毒液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尤其是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时必须彻底洗手。1、工作开始前;2、大小便以后;3、休息以后;4、打电话后;5、接触生肉、蛋、蔬菜及不干净的餐具、容器等之后;6、洗手后经过2h继续烹饪加工时。对于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加工的从业人员,如冷拼间的从业人员,应该经常用75%酒精擦手进行消毒。二、CIP洗涤 CIP洗涤是Cleaning in place的简称,亦称装置式洗涤。将进行洗涤的设计装置(设备)纳 入生产设备整体,省力、经济、高效。能随进自动的运转对加工机械、管道、容器进行洗涤洗手除菌液况。ICMSF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归类为一般性危害致病菌,采用三级采样方案:采样数量通常在5至60个之间,在同一批次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检验值小于或等于可接受水平限量值;允许一定数量样品检验值在可接受水平值和最高安全限量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检验值大于最高安全限量值,不以一个样品检验结果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

    据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适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食品主要为乳制品、蛋制品、肉制品等,因此在上述食品的有关安全标准中规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相关要求。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新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在卫生部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卫生部表示欢迎各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记者 吕诺)


 
征求意见限量卫生部微生物速冻食品食品安全米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家标准标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