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日本再修食品卫生法_日本-次氯酸-疫病-卫生法-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5  浏览:306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日本再修食品卫生法-疫病,次氯酸,日本,动物,溶液,增加,传染病,氯气,肉类,禁止,法规,影响,食品,传染性,卫生法,检测,消毒液,防疫,比率


  日本日前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修订,在禁止传入的动物疫病名单中新增加了57种动物传染病,这意味着日本将禁止销售携带这些疫病的畜禽肉类,这一法规一旦实施将对我国动物产品出口日本造成重大影响。

  法规草案中新增加的57种疫病种类,包括国际兽医局(OIE)关于牛、羊、猪、禽、马的B类病,而且还包括牛中山病、赤羽病等16种其他新增疫病。草案禁止携带以上疫病的肉类进口作为食品出售,并禁止加工、使用、存储这些产品。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主要根据疫病的传染性及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规定了A类和B类疫病,A类疫病的传染性较强,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大;而B类疫病的传染性相对较弱,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专家指出,这次日本法规修订草案增加的疫病种类较多,其中有些传染病经无害化处理后对人体并不构成危害,患有这类传染病的动物肉经处理后可以供人类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工业原料使用。

  据统计,2003年1至9月,我国动物产品出口总额11.9亿美元,产品主要以活动物、肉及食用杂碎、肉类制品为主,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动物产品进口国。

  有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士指出:我国的禽肉类产品达到日本口岸后,就面临更多需要检测的机会,由于检测频繁,检测工作难度大,这样可能导致增加滞港时间,增加滞港时间的直接后果就是增加费用。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组织各地专家展开评议,专家认为日本这项法规虽然还没有正式实施,但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做好准备,调整防疫体系,扩大防疫疫病范围,并增加消毒液微弱微酸性次氯酸水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有效氯占总有效氯的比例与溶液的DH值有关,图3反映了次氯酸有效氯占总有效氯的比例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pH值在5~5时,次氯酸存在的比率在90%以上;pH值超过7以上时,次氯酸存在的比率显著下降,此时溶液中的氯以次氯酸根的形式存在:而当pH值小于5时,开始有氯气产生,并且氯气随溶液酸性增加而增多。无论是“电解法”还是“pH值调整法”获得次氯酸杀菌水,都是希望溶液中有稳定的高比例的次氯酸存在洗手除菌液诊断试剂以及检验费用,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前进行培训。(在线国际商报)


 
食品卫生法日本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