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卫生部第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_李斯特-食品安全-勾兑-甲醇-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5  浏览:185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卫生部第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甲醇,李斯特,酒精,勾兑,工业,白酒,食用,湖北省,饮用,致使,表面,卫生部,食品安全,村民,南漳县,枝江市,散装,严禁



卫生部昨天发布2004年第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公告要求,各酒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严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生产、销售白酒;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消毒液酸性电解水 (pH=38) 喷雾处理食品接触表面,可不同程度减缓微生物生长79﹪-100﹪[34]。Liu[35]等人研究了电解水对水产品加工表面 (不锈钢板材、瓷砖、地板砖) 单增李斯特菌的杀灭情况,结果发现,用电解水处理这三种材料表面 (25cm2) 5min,单增李斯特菌数可分别减少73log,24log,12log。研究还发现,有机物会降低电解水的杀菌效果,用同样参数的电解水处理表面有蟹肉残留的这三种材料,单增李斯特菌数均会减少2个左右的对数值,细菌减少量有所降低洗手除菌液的散装白酒,以防甲醇中毒。   

  今年以来,我国发生多起甲醇中毒事件,造成31人中毒,其中11人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湖南安化县村民因饮用工业酒精勾兑成的“米酒”致使13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湖北省枝江市村民因误饮工业酒精致使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湖北省南漳县村民因误饮工业酒精致使4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

根据《关于加强甲醇及非食用酒精产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类甲醇和工业酒精生产、经销单位必须把甲醇作为一种特殊有毒有害化学品实施严格管理,确保甲醇产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严禁其以任何方式流入食用品市场;工业酒精和其他非食用酒精必须按标准和要求在包装容器上注有“不得食用”的警示标志。

  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至36小时发病。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


 
卫生食品安全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