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卫生部通报2006年第二季度食物_食物中毒-卫生部-死亡人数-季度-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5  浏览:229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卫生部通报2006年第二季度食物中毒情况-中毒,食物中毒,报告,死亡人数,季度,增加,卫生部,微生物,死亡,占总,剂型,剧毒,相比,食品,食堂,学校,灾区,减少

  卫生部近日通报2006年第二季度食物中毒情况。2006年第二季度,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中毒5696人,死亡6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12.7%,中毒人数增加9%,死亡人数减少54.9%;与上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208.3%,中毒人数增加327.6%,死亡人数增加93.9%。
  该季度,6月份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1.6%;4月份重大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人数的42.2%。该季度,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44.9%,中毒人数的63.9%;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死亡人数的46.9%。该季度,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40%,中毒人数的43.4%;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报告死亡人数的85.9%。该季度,学校共发生食物中毒64起,中毒人数1954人,死亡2人。其中46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人数1400人,无死亡。微生物性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56.3%、中毒人数的59.3%。该季度,全国共报告剧毒鼠药中毒9起,中毒45人,死亡10人,病死率为22.2%。剧毒鼠药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25.7%、11.7%、33.3%。与去年同期网络直报相比,剧毒鼠药中毒报告起数不变、中毒人数减少13.5%、死亡人数增加11.1%。与上季度相比,剧毒鼠药中毒报告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50%、25%,中毒人数减少10%。
    与上季度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大幅度增加,报告消毒液消毒用二氧化氯剂型研究的进展消毒用二氧化氯剂型研究的进展 孙玉卿 周密 张帆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摘 要: 二氧化氯剂型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固态二氧化氯、粉剂、片剂等。在本论文中对二氧化氯发生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固态二氧化氯产生的机理、应用范围、功能等的研究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和阐述。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的杀毒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又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键词: 二氧化氯 研究进展 剂型洗手除菌液起数增加336.8%,中毒人数增加436.2%,死亡人数增加133.3%。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进入第二季度,气温升高,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一旦食物储存、加工、食用不当,极易引起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该季度,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40%,中毒人数的43.4%。集体食堂发生中毒事件案例分析表明,中毒多为细菌性污染导致,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食堂布局不合理;管理人水平不高,履行职责不到位;食品采购、餐具消毒、加工储存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等。家庭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农村,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报告死亡人数的85.9%,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偏远、医疗救治条件有限,中毒后救治不及时而导致死亡。与上季度相比,学校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分别增加433.3%、704.1%,以微生物性中毒为主。各地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尤其是学校食堂等饮食场所应列为监管的重点,消除隐患。
  卫生部指出,近年来的统计结果显示,第三季度是我国重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季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坚决取缔非法食品经营场所,对食品经营中各种违法行为及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经营单位要依法处罚,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灾区卫生部门更要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对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监测和检测,做好灾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卫生保障工作。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卫生食物中毒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