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卫生消毒
卫消网: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管理制度_检验检疫-食品安全-出口-注册-食品卫生消毒
2018-08-15  浏览:195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建立健全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管理制度-企业,出口,检验检疫,验证,食品,食品安全,注册,实施,管理,实验室,风险,卫生,国家,电解水,效果,建立,商品,出口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外要求的提高,我国检验检疫部门适时调整和发布新的注册要求和专项规范,为选拔优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出口食品安全质量,建立促进出口食品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起到关键性作用。如何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调控机制,促进出口增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摆在检验检疫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规范高风险产品卫生注册

    笔者分析认为,通过对新时期进行风险分析,对不同国家、不同商品消毒液弱酸性电解水对金属的腐蚀电位是约470~600mV,微弱微酸性次氯酸水次氯酸钠(浓度200ppm)约为800mV,依照腐蚀电位推算弱酸性电解水较强酸性电解水的腐蚀性较低。强酸性电解水在保存3天的状况下仍可保持杀菌效果,但在1周保存后即使进行5分钟的杀菌试验,就完全无法获得其杀菌效果。而在另一方面,弱酸性电解水保存2个月后的溶液,在经过10秒钟作用后,所检出的生存菌数在检出界限以下,由此可知弱酸性电解水较适合长期保存注。注建议使用刚制成的酸性水,即使以密闭状态在阴凉处保存也建议于1周内使用洗手除菌液有重点地实施注册登记管理尤显必要。组织专家对出口产品进行梳理,总结出出口食品风险分级清单、进口国家风险分级清单和出口商品供求关系分级清单。放松一般准入条件,加大特定准入条件要求,建立对日、对欧、对美专厂制度;对高风险商品、供大于求的出口食品实行严格的规范措施,对高风险国家参照对外注册推荐要求设定特定准入条件,限定企业总量,核定企业准许出口生产总量,确保食品生产企业有能力进行自检自控,防止冒险进行恶性竞争。例如对出口欧盟、日本、美国、新加坡肉类、养殖水产、叶菜类产品企业严格控制,并实行动态调控,实施出口量和出口受益的总量控制。

    转变实验室投资和运行模式

    目前,一些企业的实验室在进行低成本、低水平重复性投资,实验室处于被动应付甚至为《符合》注册登记要求而造假作弊。应当鼓励企业联合建立区域性实验室或大型企业建立独立实验室接受区域企业委托检测,检测结果作为委托企业的自检结果。在区域化建设较好的县市区鼓励建设第三方实验室,获得的相应认可资质,形成区域优势出口产品自检自控环境,区域内食品农产品企业可以大幅度减少实验室建设和检测成本,从而进一步形成区域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检验检疫部门制定与输入国家或地区相对应的商品自检自控计划,由企业执行,避免企业自检自控监测范围出现同一商品、同一输入国家或地区而自检自控或检验检疫部门抽查检测项目、频率存在很大差异。

    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水平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营业执照获取的门槛降低,使得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快速膨胀,但是人才数量和素质却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加上企业重生产、轻管理、片面降低成本、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人才更加匮乏,使我们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差距越来越大。实施企业卫生注册准入,先实施人员资格准入事在必行。建议根据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把食品企业中懂食品、会管理的人员纳入资格准入(我们暂且称为《执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并规定食品企业中执业食品安全管理员中的人员比例和等级,并对执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实施年度考核和动态管理,使对企业注册管理由过去偏重硬件和基础卫生设施转移到重视人才、重视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上来,使企业重视人才、用好人才、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建立企业质量自控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出口企业的验证管理

    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出口数量逐渐加大,检验检疫人员的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出口检验检疫业务批批检验检疫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用于新形势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如对出口企业的验证管理,包括对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验证、认证认可的验证、对关键控制点控制效果的验证、对原辅料监管部门监管效果、对产品的官方验证等是出口食品合格评定程序和产品出口放行的重要依据,更是调整实施《命令检查》范围、内容、频率的重要依据,命令检查是在企业自检自控基础上的官方重点项目检查。把验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由直属检验检疫局组织的对企业是否继续从事出口加工生产的能力的验证,也就是说验证管理体系;一个是由分支检验检疫局组织的对产品加工范畴的验证,主要验证企业对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自检自控水平。

    总之,利用好市场经济的理念,全面实施科学风险分析,提高高价位、高风险产品和敏感国家的注册登记企业准入条件;降低或部分取消非注册登记因素控制风险的商品基础卫生设施要求;强化人员素质管理;转变企业实验室建设应用模式;实施验证管理的检验检疫监管机制等一系列注册登记管理新机制对确保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注册管理中国卫生检验检疫食品食品安全出口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