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常识
卫消网:台湾穿耳有什么习俗?_竹管-耳孔-创面-
2018-08-25  浏览:75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台湾穿耳有什么习俗?-竹管,耳孔,穿孔,穿耳,创面,成了,台湾,耳垂,耳饰,习俗,术后,消毒,干燥,耳轮,感染,耳朵,手术,女子,目的,电离,装饰物,乙型肝炎,结扎,配戴,竹节

台湾穿耳有什么习俗?台湾穿耳有什么习俗?

 

 

在高山族男女青年中还有穿耳的习惯,如今只有女子穿耳,男子就很少了。穿耳的目的如同汉人的一样,为了戴耳环。但高山族人穿耳不仅在耳垂上穿孔,而且还要在耳轮上穿孔。悬挂的装饰物不是金、银而是竹管、贝壳和铝盘,竹管上有精细的雕刻,在竹管的一端用丝线穿一串琉璃珠,并结扎在头发上。有的耳饰是大木环,因为太重,常常把耳朵下部撕裂。

 

平埔人为了扩大耳孔,就不断加大竹节,以至于耳大垂肩,这却成了平埔人心目中的美男子。黄叔(王加敬)在《台湾使槎录》中记:“番几大耳是奇观,少小都将两耳钻;截竹塞轮轮渐大,如钱如碗复如盘。”各族群都以大耳饰为荣,海螺、铜锡盘、文贝都成了装饰品,有的女子甚至在耳朵上穿了八九个孔。

 

穿耳的仪器:二氧化碳激光枪、电离子治疗机、手持式弹簧枪等。注意事项:穿耳眼时,手术器械是经过严格消炎的,手术中要注意无菌操作,才能保证安全,避免细菌及乙型肝炎和其它传染病的感染。穿孔前应常规消毒耳前、耳后和耳孔等部位,术后每日消毒1-2次。穿耳眼手术做完后,7-10天内应保持耳垂处干燥清洁,不要随便牵留在耳眼上的线环,避免感染。洗脸、洗头时,应避免接触污水、污物,保持创面的干燥。术后10-15天,创面愈合后,方可配戴耳环。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