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竹蠹虫蛀末
2018-09-19  浏览:186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竹蠹虫蛀末-【中药】:竹蠹虫蛀末,聤耳出脓水,汤火伤疮,竹蛀屑 -蠹虫,黄柏,臁疮,等分,音名,火伤,纲目,茶汤,幼虫,别名,用量,摘录,昆虫,洗净,耳中,用法,辞典,功能主治,出处,治汤火灼烂,备急方,研令细,治湿毒,治聤耳出脓,日一上,枯竹蛀屑,Ch,Zh

【出处】《纲目》

【拼音名】Zhú Dù Chónɡ Zhù Mò

【别名】竹蛀屑(《圣惠方》)。

【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幼虫蚀害竹秆后的蛀屑。

【功能主治】《纲门》:治聤耳出脓水,汤火伤疮。

【用法用量】外用:撒敷或调涂。

【附方】

①治聤耳出脓:竹蛀屑、狼牙、白蔹等分。同研令细,每用少许,纳于耳中。(《圣惠方》)

⑦治汤火灼烂:竹中蠹虫末,涂之。(《备急方》)

⑧治湿毒臁疮:枯竹蛀屑、黄柏末等分。先以葱、椒、茶汤洗净,搽之,日一上。(《纲目》)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