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竹叶参
2018-09-19  浏览:22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竹叶参-【中药】:竹叶参,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根茎,虚劳,舒筋活血,陕西,花序,棕色,祛风,基部,性状,球形,分布,竹叶,林下,木部,风湿,音名,痹证,火伤,花柱,竹林,生境,雄蕊,扁圆,肺痨,须根,拉丁,叶柄,万寿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Zhú Yè Shēn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Canton Fairybells

【别名】白龙须、竹叶七、白毛七、豪猪七、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百尾笋、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竹林消、倒竹伞。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Merr.[Fritillaria cantoniense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1.5-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0朵;花序柄短,顶端有1片与叶相似的苞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cm,花被片6,基部有距;雄蕊6,内藏;子房3室,长球形;花柱细长,柱头3裂。浆果球形,黑色。种子2-3颗。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以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弯曲,长5-10mm,直径约5mm,下面生有多数细根。根呈圆柱形,略扭曲,长4-10mm,直径1-2mm;表面黄棕色,具细纵纹。质硬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棕色。气微,味甘、微辛。以根粗、色黄棕色为佳。

【药理作用】万寿竹制剂对蛙、兔和狗匀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与西地兰、毒毛花苷比较,其减慢心率的作用更为明显。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活血;清热祛痰止咳。主治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虚劳;骨蒸潮热;肺痨咯血;肺热咳嗽;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根熬膏涂。

【各家论述】

1.《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2.《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3.《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