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皱叶狗尾草
2018-09-19  浏览:13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皱叶狗尾草-【中药】:皱叶狗尾草,解毒,杀虫,疥癣,丹毒,疮疡,烂衣草,马草 -小穗,林下,纤毛,狗尾草,卵形,基部,叶舌,杀虫,颖果,分布,叶鞘,音名,疥癣,花柱,禾本科,生境,雄蕊,刚毛,丹毒,拉丁,华中,植物,线状,花序,阴湿,分枝

【拼音名】Zhòu Yè Gǒu Wěi Cǎo

【别名】烂衣草、马草、扭叶草、风打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 plicata(Lam.)T.Cooke[Panicum plicatumLam.;Setaria excurrems(Trin.)Miq.]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皱叶狗尾草,多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倾斜,高45-130cm,径3-5mm。叶鞘的鞘口及边缘常具纤毛;鞘节无毛或被短毛;叶舌退化成为l-2mm的纤毛;叶片较薄,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43cm,宽0.5-3cm,有纵向皱折,两面或一面具疏疣毛。圆锥花序狭窄成圆柱状,长15-33cm,分枝斜向上升,长1-13cm;小穗卵状披针形,长3-4cm,部分小穗下托以1枚刚毛,小穗脱节于杯状的小穗柄上;第1颖广卵形,先端钝圆,长为小穗的1/4-l/3,有3脉,第2颖长为小穗的1/2-3/4,先瑞尖或钝,有5-7脉;第1小花通常中性,或具3雄蕊;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先端尖,有5脉,第1内稃膜质,具2脉;第2小花两性,第2外稃等长或稍短于第1外稃,有明显的横皱纹;鳞被2;花柱基部联合。颖果狭长卵形,先端有硬而小的尖头。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沟谷地阴湿处或路边杂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自华东经华中以至西南各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治疥癣;丹毒;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