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准噶尔鸢尾
2018-09-18  浏览:30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准噶尔鸢尾-【中药】:准噶尔鸢尾,咽喉肿痛,疮肿,跌打肿痛 -准噶尔,裂片,花茎,鸢尾,褐色,花被,长达,种子,肿痛,花期,晒干,分布,叶鞘,音名,向阳,纺锤形,花柱,花梗,花药,生境,雄蕊,须根,拉丁,角形,植物,子房,高山

【拼音名】Zhǔn Gá ěr Yuān Wěi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准噶尔鸢尾的根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ongarica Schrenk

采收和储藏:根,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种子,8-9月采收,将果实割下,晒干,除去果壳及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准噶尔鸢尾 多年生密丛草本。植株基部包有棕褐色残存的老叶叶鞘。须根棕褐色,上下近等粗。叶条形,花期较花茎短,果期比花茎高,长达80cm,宽约1cm;有3-5条纵脉。花茎高25-50cm,光滑,茎生叶3-4;花下苞片3,内含有2朵花;花梗长达4-5cm;花蓝紫色,直径达9cm,外花被裂片提琴形,内花被裂片倒被针形,直立;雄蕊3;花药褐色;花柱分枝顶端裂片狭三角形,子房纺锤形。葫果三棱状印圆形,长达6cm,直径达2cm,先端有长呼,网脉明显;种子梨形,棕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高山草地、坡地及石质山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及四川等地。

【性味】微苦;辛;平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疮肿;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根捣敷;种子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