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紫藤子
2018-09-18  浏览:73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紫藤子-【中药】:紫藤子,杀虫,止痛,解毒,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 -紫藤,杀虫,音名,紫金,江苏,手册,吐泻,蛲虫,形态,种子,豆科,藤子,植物,花子,鱼腥草,拾遗,食物中毒,山药,腹痛,止痛,浙江,筋骨,解毒,成份,别名,用量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ǐ Ténɡ Zǐ

【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江苏植药志》),土木鳖(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种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藤条。

【化学成份】种子含金雀花碱。

【性味】苏医《中草药手册》:甘,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江苏植药志》:治筋骨疼痛。泡酒服。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杀虫,止痛,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炒熟),3~5钱;或浸酒饮。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须炒透。

【附方】治食物中毒、腹痛、吐泻,并治蛲虫病:紫藤子炒熟一两,鱼腥草四至五钱,醉鱼草七至八钱。水煎(须煎透),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