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鲻鱼
2018-09-18  浏览:124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鲻鱼-【中药】:鲻鱼,开胃,通利五脏,白眼 -本草,背鳍,河口,胸鳍,角形,鼻孔,淡水,宽阔,臀鳍,绒毛状,圆形,侧线,音名,撮要,腹面,渤海,同形,梭鱼,后缘,生境,尾鳍,分布,青黑,上缘,上颌,分类学,起点,有一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Zī Yú

【别名】子鱼(《纲目》),白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梭鱼(《脊椎动物分类学》)。

【来源】为鲻科动物鲻鱼的肉。

【原形态】

体粗壮,呈圆筒形,前部平扁,入后渐侧扁。体长约40厘米。头短,平扁,背部宽阔,两侧略凸,向腹面倾斜。吻宽而短。眼大,外被一层厚的脂膜。眼间隔宽阔平坦。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三角形。口小,下位,略呈人字形。口唇发达,下颌前端有一凸起,可嵌入上颌相对的凹陷中。上下颌边缘具绒毛状细齿。鳃孔大,鳃耙细密如篦状。鳞大,圆形,除吻部外,全体皆被鳞:第一背鳍基部两侧及胸鳍的腋部有尖瓣状大鳞,腹鳍间有1三角形瓣状大鳞,侧线不明显,体侧纵列鳞42~43。背鳍Ⅳ,Ⅰ8,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距离的正中;第二背鳍上缘微凹。臀鳍Ⅲ8,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在第2背鳍的稍前方或与之相对。胸鳍短宽,16~17,位高。腹鳍15。尾鳍大,叉形,后缘缺刻较深。头及体背青黑色,腹部白色。体侧上半部有7条黑色纵条纹,各条纹间有银白色斑点。各鳍浅灰色。

栖息于浅海或河口咸淡水交界处;有时亦上溯至淡水的江河中。以泥土中有机质为食。产卵期3~4月,卵产于近海之河口。

【生境分布】分布很广,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均有。

【性味】

①《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①《开宝本草》:主治开胃,通利五脏,久食令人肥健。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助脾气,令人能食,益筋骨,益气力,温中下气。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