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蟑螂
2018-09-17  浏览:232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蟑螂-【中药】:蟑螂,咽喉痛,扁桃体炎,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偷油婆,蜚蠊 -蜚蠊,音名,焙干,疳积,美洲,扁桃体炎,澳洲,患处,腹水,脚气,咬伤,利尿,肝硬化,气喘,水肿,解毒,别名,烘干,蟑螂,用量,摘录,咽喉,昆虫,适量,汇编,用法

【拼音名】Zhānɡ Lánɡ

【别名】偷油婆、蜚蠊

【来源】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 americana L.,以干燥虫体入药。四季可捕捉,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味】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结,解毒利尿。用于咽喉痛,扁桃体炎,小儿疳积,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蛇虫咬伤,痈疮肿毒,脚气水肿,气喘,小便淋浊。

【用法用量】3~5只,去足翅焙干研粉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