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一柱香
2018-09-17  浏览:57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一柱香-【中药】:一柱香,臭假耳草,散郁 -贵州,无名肿毒,音名,萼片,蒴果,圆形,花冠,长约,生于,柔毛,裂片,花梗,药物,生境,雄蕊,茜草,连合,叶柄,民间,柱头,植物,子房,细毛,花序,基部,楔形,患处,广西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Yí Zhù Xiānɡ

【别名】臭假耳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草木,高20~40厘米。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约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托叶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卵圆形,边缘具细毛绒。2歧聚伞花序顶生;小花梗长约5毫米;花白色,长约3.5毫米;萼片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合生,4裂,内生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

【性味】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清热散郁。

【附方】

①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