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卫消网:芋叶
2018-09-17  浏览:59
新国学:毛泽东|刘基元
新国学教育概览|新国学精神|明学与明品生活 |
核心提示:芋叶-【中药】:芋叶,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芋苗 -日华,盗汗,止泻,音名,消肿,纲目,无毒,蜘蛛,痈疽,天南星,毒箭,泄泻,胎动,患处,咬伤,溃烂,芋头,湖南,求真,别名,草药,用量,摘录,用法,汇编,辞典,形态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Yù Yè

【别名】芋荷(《医林纂要》),芋苗(《青囊杂纂》)。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叶,7~8月采取。

【原形态】详芋头条。

【性味】

辛,凉。

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纲目》:辛,冷,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

止泻,敛汗,消肿毒。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

①《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泻,疗妊孕心烦迷闷,胎动不安;又盐研敷蛇虫咬并痈肿毒,及罯敷毒箭。

②《纲目》:汁,涂蜘蛛伤。

③《医林纂要》:敛自汗、盗汗。

④《本草求真》:治痘疮溃烂成疮。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附方】

①治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青囊杂纂》)

②治蜂螫,蜘蛛咬伤:芋叶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辞典》